深港合作面临的主要挑战有哪些?
314
2024-05-15
高技术制造业突飞猛进 高端装备业异军突起
在回顾粤港澳大湾区近三年的经济实力变化时,会发现一组有意思的数据:2019年,大湾区内地城市的规上工业增加值平均增速还只有4%,到了2021年,已提升至11.1%。
其中,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平均增速,在这三年里从7.74%提升至16.17%(剔除未公布该项数据的城市);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平均增速,也从5.3%提升至10.34%(剔除未公布该项数据的城市)。
作为高质量发展的“试验田”和“展示窗口”,粤港澳大湾区以实际行动,向着这一目标坚实迈进。
看成果
规上工业增加值
去年5座城市增长10%以上
南都记者根据珠三角九市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对各市工业发展相关的指标和数据进行了梳理。
整体来看,2021年,大湾区内地9个城市中,有5个城市的规上工业增加值都实现了两位数的增长。其中,肇庆同比增长18.4%排在首位,江门和惠州紧随其后,分别增长14.7%和14.1%。中山增长12%排第四位,东莞优势依然明显,排第五,增幅为10.2%。
只有通过对比,才能说明进步。回顾2019年的数据可以看到,当年9个城市工业增加值增速最高的东莞,同比增长7.4%,随后是佛山增长7%,第三名的肇庆为6.9%。其他城市都在5%以下,中山更是出现负增长,为-2%。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
去年两个城市增速超30%
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长情况也很能说明问题。2021年,大湾区内地城市皆公布了这一指标:9个城市中,有2个城市(江门和肇庆)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速超过30%;有1个城市超过20%(广州);有2个城市超过10%(惠州和中山);有3个城市超过5%(佛山、珠海和东莞);1个城市超过3%(深圳)。
而在三年多前的2019年,整体数据明显没有这么亮眼。高技术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实现两位数增长的城市只有3个,分别为广州(21%)、东莞(20.6%)和江门(17.3%)。而肇庆与上一年持平,基本上没有增长,中山更是同比下降了11%。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
去年7座城市增幅在5%以上
先进制造业增加值也是各市工业高质量发展的一个重要指标。
2021年,肇庆、江门、惠州和中山的同比增幅均超过10%,最高达到22.3%。整体来看,增幅在5%以上的城市就有7个,占比达78%。
而在2019年,先进制造业增加值增速在5%以上的城市只有3个,增速在10%以上的只有1个,为东莞(12.7%)。
中山则出现了负增长,广州和惠州在当年未公布此数据。
先进装备制造业增加值
5座城市同比增10%以上
近两年来,先进装备制造业在珠三角异军突起,驱动产业结构由轻向重转型。数据显示,2021年,珠三角9市中,有5个城市(深圳未公布)的先进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增幅在10%以上,尤其是肇庆和惠州,更是高达23.7%和22.4%。
而在2019年,珠三角9个城市中,只有佛山先进装备制造业增加值的增速超过了5%,为9.5%。排在前面的肇庆和中山分别为4.7%和1.6%。另外,广州、深圳和惠州未公布该项数据。不过按照珠三角的产业发展布局来看,高端装备制造带主要分布在珠江口西岸。
大湾区工业的高质量发展,不仅体现在数据的增长上,还有城市排名的变化:除了广州、深圳这样的核心城市和佛山、东莞这样的传统制造业大市,惠州、肇庆、中山、江门都表现出强劲的追赶之势,后劲十足。
看投入
大湾区内地城市研发年支出已达3800亿
高质量发展,就是要“向创新要动能”,而要创新,就离不开投入。
那么,大湾区的科技创新动力源有多强劲呢?国际上,通常采用R&D(研究与试验发展)活动的规模和强度指标,反映一国或地区的科技实力和核心竞争力。为此,南都记者以广东省科技经费投入公报(2019-2020年)及广东省政府工作报告(2021年)公布的数据为准,梳理了大湾区内地城市的R&D经费情况。结果显示,在2019年至2021年间,珠三角九市总体R&D经费年度规模攀上3000亿大关,并向4000亿目标迈进。具体来看,2019年达到3098.49亿元(2018年为2704.7亿元),2020年达3479.88亿元,2021年则达到3800亿元。
正是在这个阶段,《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出台,同时明确提出,要将粤港澳大湾区打造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技创新中心,随后,人流、物流、资金流加速流动,汇入大湾区。R&D经费投入额与地区生产总值的比称为R&D经费投入强度。相比于R&D经费规模,这一指标更能看出一个地方对研发的重视程度。实际上,R&D经费投入强度被认为是衡量各地区乃至各个国家长期升级发展的重要指标。
数据显示,广东R&D经费投入强度自2019年以来,一直保持了向上势头。2019年,全省R&D经费投入强度为2.88%,到了2021年已升至3.14%,高于全国平均值(2.44%)0.7个百分点。
专家点评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和产业规划部部长王福强:
大湾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
“只有大湾区的产业竞争力得到提升,产业结构得到优化调整,产业发展瓶颈得到破解,才能为区域高质量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和技术能力,才能构建高质量发展平台牵引带动周边发展。”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区域和产业规划部部长王福强表示,随着近三年大湾区建设稳步推进,可以肯定的是,大湾区具有竞争力的现代产业体系已初步形成。
这一结论可以从以下四方面进行论证。一是先进制造业得到快速发展。东岸的电子信息产业带已经初具规模,具有了世界级影响力。西岸的高端装备制造带正在抓紧构建。近期公布的深合区方案,更是将发展高端制造业作为首要的产业方向,为珠西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政策加持。
二是战略性新兴产业不断壮大。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产业快速崛起,一批产业链条完善、辐射带动力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正在涌现。大湾区集成电路产业基金等产业扶持手段也在密集出台。
三是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港澳专业服务业国际美誉度得到加强,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提升,澳门世界旅游休闲中心地位夯实。区域生产性服务业正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正向精细和高品质转变。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八倍扩区,为大湾区现代服务业率先开放提供了广阔空间。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选定了生物医药作为深港合作的重点领域。
四是海洋经济快速崛起。大湾区成为向海图强主阵地,海洋运输业、海工装备制造业发展迅速,港澳传统的海事服务业、海洋科技产业优势明显,深圳正在率先建设全球海洋中心城市,三地正在协同打造海洋经济科技平台,共同拓展蓝色经济空间。
展望未来,王福强指出,整个大湾区在构建现代产业体系方面还应继续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现代化水平,重视科技的自立自强,重视内需市场以涵养产业,统筹推进现代化基础设施建设以支撑产业发展,打好港澳牌以提升服务业发展水平,做好制度型开放文章以引领产业发展。“大湾区作为外向型经济的代表,要主动对标先进,适时调整内部规则,适应国际动态竞争,引领产业高水平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