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研第三代万兆网图像采集卡,让万兆网替代CameraLink收藏

网友投稿 501 2024-01-13


为了解决万兆网相机在传输过程中,容易丢包的问题,早在2019年,迈德威视就在全行业首发了内置ISP功能的4口万兆网图像采集卡,从此将万兆网相机的图像传输稳定性提高了一个新的台阶,在7X24小时的压力测试下,4路万兆网相机配合我司自研的万兆网采集卡,可实现图像“0丢帧率”,并且图像采集在电脑端的CPU占用率接近0%。

自研第三代万兆网图像采集卡,让万兆网替代CameraLink收藏

 相比CameraLink接口,万兆网的整体成本更低,普通超6类网线即可实现100米的传输,高柔和坦克链线材配套产业链齐全,电脑端的SDK和普通千兆网相机完全一致,没有复杂的采集卡配置过程,也无需单独的采集卡SDK调用,迈德威视发布的自研万兆网采集卡,将图像的传输稳定性,提高到和CameraLink一个级别,让万兆网相机的使用性,像千兆网一样简单,万兆网工业相机现在已经成为高速成像的主流。

经过多年产品迭代和优化,迈德威视于近期将发布第三代双口自研万兆网采集卡,成本进一步优化,更加适合一台电脑同时带1到2个万兆网相机并且要求高稳定性传输的场合。

为什么万兆网工业相机会出现丢帧呢?万兆网工业相机出现丢帧有以下三个原因1、工业视觉软件主要查看图像空间等待可视化软件进行计算,是否存在缓冲机制,以增加图像缓存的缓冲时间,从而可以处理程序的操作如果图像在稳定操作下比CPU的整体处理速度更快地进入,则当缓存过载时,将发生帧丢失。

2、工业相机自身硬件图像传感器首先将图像传送到工业相机的芯片,然后传送到PC如果PC系统太忙而不能及时处理接收到的图像,并且图像传感器继续传送新图像,则工业相机必须有足够的存储器缓存,否则它将导致帧丢失。

3、PC系统硬件这里的PC硬件驱动程序有偏差对于PC机来说,最重要的事情是驱动程序的效率和CPU中内核模式的线程数接收效率不高,工业相机没有足够的缓冲存储器帧丢失也会发生通俗来说,就是因为万兆网相机带宽非常高,相对于千兆网提升了10倍,相比之前的USB3.0也提升了一倍,因此,传统的传输方式,对电脑的CPU要求非常高,一个普通的I7电脑,在接收一路万兆网图像时,单核的占用率可以到百分之八九十,在CPU负荷很重的情况下,再加上系统的多任务调度,就可能瞬间造成CPU无法及时响应网络数据的传输请求,导致图像丢包、丢帧、丢行,迈德威视自研的采集卡,从源头上就解决了这个问题。

了解万兆网采集卡MV-CXG40具备极低地CPU占用率,极高地稳定性,并实现长距离地传输,从而替代CameraLink系统,满足工业现场地应用条件, 迈德威视推出了国内首款支持GigEVision协议的万兆网四口CXG40卡,以及近期即将发布的第三代双口自研万兆网采集卡MV-CXG21。

特点12V  PCIE/12V  ATX 电源供电; 功耗<20W一拖四路万兆网相机,CPU负荷仅在1%-4%之间卡内完成图像接收,图像组帧,DMA转输,CPU零负担卡上板载4GB DDR图像缓存,即使CPU取图不及时,也不会造成数据丢失。

FPGA硬件逻辑处理丢包重传及时性高减少丢包率,可靠性大幅度提高   

万兆网采集卡的应用随着经济进入新常态,行业也步入4.0时代工业4.0时代,也被称为大数据时代、智能时代,简单来说就是通过通信技术、虚拟网络和物理网络的结合,实现制造业的智能转型这是一个普遍的概念,这意味着几乎所有的行业都有可能在工业4.0时代升级。

       在这个智能时代,机器视觉技术早已融入日常生活和工作,应用于各类行业,包括教育、工业检测、电子半导体、食品饮料、影像检测、生物技术和医疗科研等,为社会发展做出潜移默化的贡献由迈德威视自主研发的万兆网采集卡解决了普遍存在的工业相机丢帧丢行的问题,以绝对的优势占据市场,那么万兆网采集卡究竟有什么优势解决行业痛点呢?。

由于对工业精度的高要求,相机像素也随之增加,检测进度的提高也导致了数据的大幅增加,这对传输带宽的要求更加严格在我们的行业应用案例中,纺织生产行业需要机器视觉技术对布匹进行缺陷、瑕疵 、色彩、划伤等检测 ,这个过程要求必须检测精度比较高达到 0.1mm ,检测视野宽度为3米,出布速度为200米每分钟。

由于普通的单台相机无法在满足精度要求的同时 覆盖那么宽视野,所以解决的方案是用4台 8K彩色万兆网线阵相机XGL83C,配置MV-CPE40万兆网卡此时用4台XGL83C完成视野完全覆盖,MV-CXG40万兆网卡连接4台相机进行实时数据传输到电脑,完美地解决了其后顾之忧。

迈德威视万兆网采集卡一直是众多客户和商家的首选四口万兆网采集卡可用于连接万兆工业摄像机,轻松满足供电和带宽需求,可以保证图像数据的稳定性同时在露天场所的监控设备上使用上万兆网也是智慧城市、智能交通的趋势。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3D视觉引导钢板齐套配盘,大幅提升配盘效率及准确率收藏
下一篇:前沿的3D成像技术,为激光三角测量系统成像带来更多可能收藏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