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智能制造,为企业带来的无限机遇
274
2023-11-07
随着互联网、物联网、人工智能等技术的应用与普及,制造业正在发生一系列变革,产能驱动向数据驱动转型已经成为大势所趋。有专家甚至表示,如果哪家传统制造业工厂到现在还没有考虑数字化转型的话,那么未来只会是“死路一条”。
现状:内外交困倒逼转型
内外交困,是现在大多数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的真实写照。
向外看,一场世界范围内的结构调整正在持续推进:发达国家纷纷推进“再工业化”、发展高端制造,试图抢占新一轮产业变革制高点;一些新兴经济体利用比我国更低的成本优势积极带动产业转移,力图取代中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中美贸易战的持续发酵,让许多依赖欧美市场的制造业企业如履薄冰……在过去主要依靠要素低成本投入、外需拉动、粗放发展的模式难以为继。
向内看,国内的需求也在放缓。最近几个月,制造业PMI指数以下降为主,经济下行态势依旧。6月PMI扩散指数中,制造业生产、新订单指数环比分别下降0.4、0.2个百分点至51.3%、49.6%,同时制造业从业人数指数下滑0.1%至46.9%,需求端持续收缩和就业压力扩大。从企业规模来看,6月,大、中、小型企业制造业PMI指数分别为49.9%、49.1%、48.3%,均处于荣枯分界线之下。
困局:管理差距带来的生存挑战
除了“大环境”的困扰之外,现今的中小型制造业,实际上更多的是面临“管理差距”或“管理落后”的严峻挑战。
在数字化的浪潮中,大型制造业企业凭借充沛的资金,引进或者自主创新技术,开始尝试从前端产品到中端企业管理再到后端工厂生产的数字化,一个个全新的数字化生态已经逐步成形。而对于一些资金、技术、人才等不太充裕的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来说,数字化转型依然是“雾里看花”,不知从何下手。面对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企业管理者更是忧心忡忡。
“每次进行生产计划的排产都感觉心力交瘁,排产所需信息几乎涉及客户、销售、订单、采购、库存、生产等各环节,但这些数据时刻在变。”一家浙江的机械制造业企业负责人表示,随着客户需求变更、销售订单增减、采购陆续到货、仓库频繁进出等,每分每秒都有新的数据产生,想要通过传统的流程实时了解这些数据基本不可能,这就为排产和生产埋下严重隐患。
然而,排产计划只是中小型制造业企业痛点的冰山一角。
有些企业生产搞的风风火火,销售看起来都不错,但就是不见利润,有的甚至资金链断了导致破产,为什么?一个关键的原因就是高库存。
库存管理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着企业的现金周转。如果制造业一年的库存相关费用占库存价值的20%-30%,意味着10万元的库存,一年的损失费用要达到2-3万左右,电子及快消行业甚至更高,达到50%以上,这些费用包括资金占用成本、报废成本、仓储设施成本、毁坏成本、盘点成本、保险和税金等,企业微薄的利润都被消耗在库存当中。
高库存的背后还隐藏着销售预测不准确、采购物料周期长、生产计划不准确等一系列问题。
面对困局,中小企业有对前途的迷茫与困惑,也有对创新的期待与向往。
破题:一条高性价比的数字化之路
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愿意为什么样的数字化解决方案买单?
有的企业家表示:能够解决工厂实实在在的痛点。
有的企业家希望:投入低,回报高。
有的企业家认为:要操作方便,易上手。
值得关注的是,近年来,我国一直将中小型制造业转型升级作为重中之重。在去年,中央历史上第一次召开关于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题会议,不仅明确肯定中小企业对国民经济的贡献,更对中小企业的高质量发展提出明确要求。
目前,我国中小企业占企业总数的90%以上,贡献了中国60%的GDP、50%的税收和80%的城镇就业。中小企业的数字转型对中国数字经济的意义重大,解决了中小型制造业企业数字化难题,就等于为中国数字经济增加动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