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需搭配新的设备采购思维

网友投稿 208 2023-11-02


在讲求智能制造的时代,生产设备间有著更密切的连结,因此在工厂采购设备时,机器的规格不再是唯一的重点,生产设备是否能为企业达成期望的业务绩效,才是左右采购决策的关键。

智能制造需搭配新的设备采购思维

据指出,许多时候,厂商在智能生产系统上的投资,无法如期反映在收益上,很大一部份的原因在于厂商的技术采购思维并没有跟著调整。过去厂商在采购设备时,往往只会考虑到机器规格是否符合需求,但这套方法已无法应付工业4.0日益复杂的智能生产环境。

以往供应商只要如期将符合规格的设备交付客户,便算达成了任务。然而在智能制造时代,营运团队从供应商手中接手智能制造系统后,现实世界的变因这时也接踵而至,真正的难题才正要开始。

材料特性、操作员的技术能力、软件更新都会影响设备的实际表现,因此新系统在完成安装后,还需经历一连串除错、重组过程。除错期间,新系统将无法达成业者设定的投资报酬目标,边际收益也将遭受损失。为了改善这个情形,业者势必得采取新的采购策略。

采购流程中的每个部门都有各自想要达成的目标。例如,工程人员希望找到最佳的技术解决方案;采购人希望以最低的成本,最佳的时程,买到最适合的系统;供应商希望透过产品获利。然而最初的采购需求,往往就在各个环节交接过程中被忽略了。

在智能制造时代,采购流程也应变得更有智能。首先,设备的采购应聚焦在业务绩效,而非机器规格。即使新设备能减少作业人力成本,但如果需因此付出更高的维修人力成本,便未实现缩减人力成本的初衷。

另一方面,新设备的规格,需能清楚呈现机器的关键质量特性(CTQ),例如关键元件的可靠度、差异容忍度、或是较短的设置时间等。从需求确认、机器打造到启用,营运团队需充分掌握采购流程每个环节的信息。必要时,所有相关的业务团队都应参与设计及启用流程。

供应商在设计阶段,需尽量降低设备对变因的敏感度,并应执行公差分析(tolerance analysis)、失效模式与效应分析,以及针对制程能力设计实验流程。

设备在出货之前,多半需经过验收测试,运抵现场后,也会再进行一次现场验收。然而验收测试只能展示机器能力,无法呈现业务绩效。一份完善的采购合约,除了机器设计、工厂验收、现场验收外,也应将启用后的绩效包含在内。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智能制造工程专业(智能制造工程就业和发展前景)
下一篇:机器视觉检测技术原理(机器视觉检测与应用)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