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创板半导体企业抢风头,录取通知书夹“龙芯”,然而IC专业教育仍然“窘困”

网友投稿 276 2023-11-02


科创板于22日正式开市,首批25家上市企业中就有3家半导体公司,截至午间休市,澜起科技、中微涨幅均超过了200%;安集科技涨幅更曾一度达到520.57%。

科创板半导体企业抢风头,录取通知书夹“龙芯”,然而IC专业教育仍然“窘困”

其实IC产业备受重视已经不是一两天的事情了,尤其在不久之前中国科学院大学在他们的录取通知书里嵌入了国人的骄傲——一枚“龙芯三号”实物芯片,更是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而在中国科学院大学校长写给新生的一封信中有这样一句话,“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我们希望你能静下心来,认真思考——面对创新‘无人区’,作为国科大的学生,你可以做些什么?怎样让自己的理想追求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程结伴同行?而时与势的呼唤,是中国当代青年的使命责任。”

毋庸置疑,青年学生是科技发展的生力军,也是产业的希望,但面对奋起中的“中国芯”,懵懂的学生应该怎么学,学校又能为学生做些什么呢?

IC教育滞后,学生有苦说不出

不可否认,中国科学院大学入学礼送龙芯是非常用心之举,但在网络的一片叫好声中,也不乏一些理性的质疑声,比如“送龙芯有什么用,还不如送一个单片机和教学光盘,暑假还能自主学习一下。”

其实从去年中兴事件后,有关IC产业人才培养的问题就曾被多次提及,只是目前似乎没有找到合适的处理方案。而《中国集成电路产业人才白皮书(2017-2018)》(以下简称“白皮书”)指出,到2020年,我国IC产业高端人才缺口将达32万人,可见解决这一问题已经迫在眉睫,但同时也是复杂而非一蹴而就的。

· 学生热情普遍不高

数据显示,仅2018年我国高校毕业生就达到了820万人,但清华大学微电子研究所所长、中国半导体行业协会IC设计分会理事长魏少军曾表示,“每年我国各类IC人才新增不足2万人,还有20%的流失。”由此来看,热衷于IC专业的学生极少。问题根结总结下来就是“高校追求的是就业率,学生关注的是市场预期”。也因此,相较于基础学科和技术,现在大多数高校和学生都更看好计算机应用类专业。

以薪资待遇为例,IC企业研发岗专业人才年薪仅30万元,生产制造专业人才为20万元,本科应届毕业生的平均年薪则在15万元左右,即便是博士生,也只有30万元。

可能只看数据很难察觉IC产业薪资有多低,但和人工智能、大数据等岗位相比就逊色太多了。在去年年底的一份《2019届互联网校招高薪清单》中,阿里巴巴算法工程师年薪在43.2-72万之间,另外还包括部分股票、10万补助和阿里星160万的人才奖金。而其他公司的AI相关岗位,年薪也大多在50W以上。

除此之外,互联网、通信、房地产、金融等行业的高薪也吸引了大量学生流入,相较而言,钱少事多的IC岗位就更不得“人心”了。

而就业率方面,根据某示范性微电子学院的毕业生就业情况,本科生签约就业率只有30.94%,学了4年找不到工作只能升学或出国深造,也的确让大多数人望而却步。

当然,也不乏对IC深有兴趣的学生,但是却困于当前高校有限的资源。

· 师资、设备资源紧缺

面对IC产业人才不足的问题,就曾有行业人士表示,“不仅是没学生的问题,国内少有学校能开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的课,也缺乏有足够知识储备的老师去带学生。”

师资方面,在今年4月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微电子学院发布的教师岗位招聘公告中,其对教授岗的要求是,具有较高的学术造诣,在科学研究方面取得国内外同行公认的成果;副教授岗则要求在相关学术领域已有突出业绩;即便是讲师,也要求在相关学术领域已有明显业绩。

而另一高校的微电子专业教师招聘则要求具有博士学位或副教授以上资历,本科为985院校毕业,且具有半导体材料,器件或半导体光电表征技术背景。

众所周知,IC为典型的知识和技术密集型专业,在软件、硬件、工艺、系统等方面要求极高,需要具备跨专业、复合型、国际化的能力。再加上国内IC产业起步相对落后,现有高校教师甚至有部分非IC专业出身,而专业人才大多任职于企业或在海外,师资力量严重不足。

甚至有人拿自己的经历调侃,“其实当年我特别想去学半导体方面的专业,但后面发现没有老师接收,我就去搞机器视觉了。”

更重要的是,除师资外,大多高校还不具备开设IC相关专业的能力,即便是开设了,也没有归属为一类学科。简单来说,就是“学校开不起课,即便开课也很难做到理论与实践教学相结合”。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2019年TI DLP技术应用方向在哪?TI带您读懂行业趋势
下一篇:美国国家仪器(NI)出席2016智能制造国际会议,分享工业互联网前沿技术成果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