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智能制造,为企业带来的无限机遇
344
2023-11-01
马云在云栖大会上专门阐述了其“新制造”的概念,并希望他提出的这个“新制造”能延续他前两年提出的“新零售”所开创的奇迹,给世人指明制造业的未来发展方向。这两天,马云的“新制造”也确实引起了普通民众的关注,吸引了不少眼球;阿里研究院甚至发文说,马云提出的“新制造”战略将影响全球。这未免有点儿过了。
为分析马云提出的“新制造”到底新不新、到底能否影响全球,我们先来看看他的演讲都是怎么认识“新制造”的。
马云并没有专门定义“新制造”,不过从其演讲中,我们可以将其概括为这样几个方面的主要内容:1、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2、按需定制、个性化、智能化;3、用好互联网、物联网(IoT)、云计算、大数据。
仔细分析这些内容,我们发现,马云所提出的“新制造”并没有多少新的内容。就“制造业和服务业的融合”来看:制造业服务化进程已经进行多时了,信息化还在加速这个过程;一些大型制造业企业,很久以前就开始了其制造业服务化过程,像IBM公司,老牌制造业企业美国通用电气(GE)公司甚至提出了“要做全球最大的软件公司”的发展目标。就“按需定制、个性化、智能化”来看,近年来“规模化定制”和“无人工厂”在一些先进制造业企业已经日益普遍了,我国的海尔公司多年前就首创“互联工厂”,探索规模化定制。就“用好互联网、IoT、云计算、大数据”来看,在国内外工业界,智能制造、工业物联网、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等相关概念已经热炒多年,在北京每个月甚至都能碰到多场与工业互联网相关的论坛或研讨会,这些概念都被炒得有点儿泛滥了。
换个角度来看,我们也可以进一步将马云所提出的“新制造”简要地概括为“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近年来,围绕制造业如何与互联网进行深度融合,世界各大工业发达国家都在进行深入探索,也都提出了相应的战略与政策。例如,几年前,德国提出了“工业4.0”,美国提出了“国家制造业创新网络(NNMI)”计划,日本提出了“工业价值链计划(IVI)”和“互联工业”计划,我国也在2015年提出并实施“中国制造2025计划”。所以,马云的“新制造”充其量也就是对国内外工业制造业最新发展趋势的概括罢了。
近年来,一些发达国家的制造业与互联网深度融合的趋势开始日益趋同,平台化成为各国共同的选择。2015年,美国通用电气公司(GE)和德国西门子公司几乎同时推出自己 的工业互联网(或工业4.0)平台,全球工业制造业由此迎来平台竞争时代。这个转变将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不仅将从根本上颠覆人类工业制造业发展模式,也将深刻地改变未来国际产业分工与国际贸易竞争格局。为此,我在2016年撰写并对外刊发了内部调研报告“尽早启动工业互联网平台项目,抢占国际有利地位”。尽管本报告是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领域的开篇之作,却获得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并产生广泛的影响,引发了当前国内工业互联网平台的发展热潮;2017年11月,国务院出台《关于深化“互联网+先进制造业” 发展工业互联网的指导意见》,将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上升到“两化深度融合”的核心地位。为落实该指导意见,工信部近来密集地出台了一系列促进我国工业互联网平台发展的政策措施。
不过,对于“工业互联网平台”这个新型制造业发展的核心趋势,在马云所提出的“新制造”中却没有得到应有的响应和重视,这不得不让人感到遗憾。
制造业一直被看作是利润薄、地位低、辛苦操劳的行业,长期以来不受赚惯了快钱的互联网企业的青睐,马云也在其演讲中承认,尽管“新制造”是未来发展趋势,但阿里巴巴没有进军制造业的打算。
制造业对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极端的重要性,是一国国际竞争力的核心内容。我国的制造业虽然从总量上讲早已经跃居世界首位,但“大而不强”,主要集中在中低端技术领域,当前急需应用新一代信息技术实现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然而,这些年来,我国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信息化人才和资源主要集中在BAT等互联网行业、企业中,只有BAT等互联网企业真金白银地进入工业制造业,才能真正实现互联网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
马云是一位成功的企业家,是我国互联网行业的重要标杆之一。他在云栖大会上高调地宣扬其“新制造”理念,对当前我国的“两化深度融合”进程肯定会产生积极的利好效应。但是,在推进“新制造”的过程中,BAT等互联网企业一方面必须克服“泛娱乐化”的惯性思维,另一方面也要克服“叶公好龙”的心态,放下身段,切实地投入到制造业与互联网的深度融合中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