芯片之争:巨头大肆押注,中国芯能否崛起?

网友投稿 282 2023-10-31


导语:

芯片之争:巨头大肆押注,中国芯能否崛起?

以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为核心的技术,正在驱动各行业变革,物联网使得万物互联成为可能,人工智能和智能语音技术赋能下,人们与机器之间的人机交互将更自然,特别在消费领域,各种嵌入AI技术的智能家设备,正在不断提升人们的智慧生活。

芯片:万物互联时代制高点

近年来,以深度学习为代表的AI技术发展迅猛,各科技巨头在积极发展人工智能技术的同时,在落地探索中,人工智能+垂直应用成为焦点,包括金融、教育,医疗,机器人、智能家庭、智能汽车等成为AI技术落地核心领域之一。

在人工智能技术驱动下,人们可享受到便捷的金融服务,促使普惠金融得以实现;也将开启智慧医疗新时代,让精准医疗成为可能;同时在AI技术驱动下,人们的智慧生活正在成为现实。然而,要实现这一切,芯片则成为核心之一,众多企业瞄向了芯片这一核心领域,适用于物联网设备的芯片以及人工智能芯片相继推出。

巨头大肆押注

在面向物联网领域,联发科与微软合作,推出首款Azure Sphere芯片MT3620,预计今年第三季度供货。就在本月早些时候,微软为推动物联网产业发展,计划未来四年投资50亿美元,在此之前,在物联网方面的投入高达15亿美元,作为积极面向物联网和人工智能转型,让昔日这个PC互联网时代下的巨头再次崛起,如今市值高达7400亿美元,是全球第四大企业。

另外,受益于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GPU在机器学习上的优势,使得英伟达成为AI芯片赢家之一,推动了人工智能产业发展,包括微软、Facebook和BAT等企业都有采用GPU来训练人工智能。特别自动驾驶汽车幕后推动者,众多科技企业和传统汽车厂商等均有和英伟达合作,使得英伟达呈现出高速增长态势,股价更是以不断创出新高,如今市值已经高达1400亿美元,直追芯片巨头英特尔。

另外,谷歌、微软、苹果和华为在AI芯片当中投入巨额资金,其中,谷歌扫围棋界的人工智能系统横阿尔法狗,背后就是自身深度学习芯片TPU支撑。与此同时,苹果也在研发一款人工智能芯片,该AI芯片将会改进苹果的硬件系统,华为的AI芯片也面世。

这两家手机巨头,在AI芯片更是上演了一幕神仙打架,他们旗舰机均搭载具有AI技术的芯片,iPhone X搭载了具有人工智能的 A11 芯片,华为麒麟970内置神经网络单元(NPU),其特色就是智能AI芯片,至此,AI手机将会成为智能手机标配,也是智能手机创新主流。

芯片之痛,中国芯能否崛起?

在国内,就在今年3月,阿里巴巴在深圳再次强调全面进军物联网,这将是继电商、金融、物流、云计算之后,物联网成为阿里核心战略之一。且在今日公布全资收购中国大陆唯一的自主嵌入式CPU IP Core公司——中天微系统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天微),该公司专注于32位嵌入式CPU IP研发与规模化应用,面向多媒体、安防、家庭、交通、智慧城市等IoT领域,全球累计出货超过7亿颗芯片。中天微创始人严晓浪表示,推动国产自主芯片大规模商用,为加速推进‘中国芯’在各领域的应用做出贡献。

如今的阿里不再是单纯的电商巨头,而是一家技术创新企业,每年投入数以百亿资金支持技术创新,在物联网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也走了全球最前端。

就在昨天,阿里巴巴千亿人民币成立的达摩院也声称正在研发一款神经网络芯片——Ali-NPU,据阿里消息,该芯片的性价比将是目前同类产品的40倍。正当举国为“缺芯少魂”扼腕时,作为享誉全球的阿里巴巴则传来好消息,亮出中国芯,令人振奋。

还有,包括地平线机器人,发布了我国首款嵌入式人工智能视觉芯片,这也是中国首次推出大规模量产流片的人工智能处理器。寒武纪则成为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芯片厂商,早前有报道估值高达20亿美元,目前寒武纪终端处理器IP产品已衍生出1A、1H等多个型号,在未来数年,全世界有数亿终端设备可望通过集成寒武纪处理器,包括华为海思使用寒武纪1A处理器。

正当中兴通讯面临美国严厉制裁让芯片处在风口浪尖之际,也暴露出我们的短板,芯片国产之路艰难但势不可挡,当下包括阿里巴巴、地平线、寒武纪等多家推出适用于不同细分领域的芯片,在物联网资深专家杨剑勇看来,尽管与英特尔和英伟达等为核心的美国芯片巨头相比,有一定的差距,但在资本和政策支持下,中国企业在发力芯片研发,也正在缩小与芯片巨头的差距,借助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有望使得中国“芯”崛起,争夺话语权。

最后

信息科技不断发展,如今进入万物互联时代,各种智能设备数量呈现快速增长态势,适用各种智能设备的芯片,以及搭载AI 技术芯片成为核心推动力,国内外科技企业纷纷抢滩和大肆押注,不仅半导体厂商,包括以谷歌、阿里巴巴和百度等为首的互联网巨头也在积极参与竞夺。

伴随中兴通讯事件之后,国内芯的诉求水涨船高,万众期盼中国芯,特别在面对美国的咄咄逼人之势,让我们“芯”痛,尽管中国“芯”崛起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笔者相信,有朝一日,我们不再受制于人了。

作者系《剑指物联》、传感物联网创建人杨剑勇,物联网高级顾问、网易2017年度最佳签约作者,关注物联网、智能家居、人工智能和机器人等前沿科技。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美的厨房电器智能制造成功入围“国家级”试点项目
下一篇:北京机器视觉检测系统 – 提高生产效率和质量控制的关键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