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制造业人才问题这么迫切?

网友投稿 174 2024-07-26


最近关于人才问题与很多朋友谈及,大家共识,其实,制造业要发展,所有的问题,最后一定会归到人才上去,而人才,又会与土壤、文化有关,而这些都会成为我们的认知问题--这是朋友老尹总是强调的,但是,能认知同样是需要人才的啊...因此,必须去认知究竟我们是需要什么样的人,我们如何去培养人,如果从根源上认知人才的迫切性,有几个问题要回答:

为什么制造业人才问题这么迫切?

1.为什么有那么多大学生,仍然人才紧缺?

2.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人才?

3.是否我们的人才培养出了问题?

为什么人才紧缺?

记得95年参加高考的时候,和早几年的90级7%的录取率来比,已经达到了接近20%,95年已经是最后一批统招生,基本97级就扩招开始了,我记得95年的时候,我们刚进校进入基础教育部,总共910人,而且,学校非常狠,在大一结束的时候就因为挂科开掉了40人,连900都没有了,但是,现在这所学校已经有超过20000的学生了,现在哪个学校没个几万学生都不好意思说自己是大学(除了中科大),每年大学毕业的人数现在已经达到接近900万。除了大学,全国还有大量的职业技术类学校,单从数字上看,能够接受到大学、职业教育的人群总量是顶的上很多国家的人口的,要知道加拿大、澳大利亚那么大的地盘,也就是3000万左右的人口水平。

2019年,去参加一个会议,一个中专的老师接我到学校,他有些伤感的说,他们不像大学老师,只希望学生毕业不骂自己就好,他觉得中专属于生源质量不好的,底子这么薄,也就能去工厂里做个工人,能有什么前途,他们也无法获得大学老师那种地位和成就感,我有些凝重,因为,我不能说这个老师什么,因为,在我看来,没有傻的孩子,因为,一个真正愿意学习的学生,迸发出的能量一定超出我们的想像,还好,第二天校长给我们展示的让人眼前一亮,他们还是非常结合产业培养一些技能。记得我读初中那时候,只有优秀的学生才能去读中专和中师,必须班里5%的尖子生才能考上,因为在那个时候,中专生就已经拥有了“干部”编制,早期大学毕业都是知道的,你的档案调动属于“干部”调动,当然,现在应该也没这个概念了吧—大概就是那个时候中专就是个好的文凭。

其实,并非是没有人,而是我们培养的人不能满足要求,而企业除非大的企业,有完善的人才培养体系,而大部分企业自身的人才培养是欠缺的,这造成了满足需求的人才数量稀少,再加之金融、互联网都是一个不花自己钱的行业,金融是拿别人的钱来赚钱,互联网的崛起基本上也是“资本套路”,烧的也不是自己的钱,这与花自己赚的辛苦钱的实业来比,自然可以开的很高,当然,社会分配体系这样的大问题不在我们讨论之列。

也即,制造业可能并非缺乏人,而是缺乏适用的人才,而缺乏适用的人才,大概是因为我们对人才的判定和培养出现了问题,这导致了一个恶心循环,我们缺乏人才,无法解决关键技术,只能进入同质化竞争,拼价格,缺乏利润,然后招不到更好的人才,然后继续更惨的产品和技术,拼价格…这放佛是一个泥潭,每个人都深陷其中,却无法自拔。

从标准化到个性化的制造对人的需求

其实,整个制造业最为显著的特征就是从流水线、标准化、大规模生产逐渐转向个性化、柔性生产,在福特的年代,“客户可以想要任何颜色的汽车,只要它是黑色”,在80年代,其实,你根本不需要考虑产品的个性化,你只要有产品,就能卖出去,在很长的历史阶段,生产制造都是标准化的。因此,他们需要的“标准化”的人才,需要能够满足标准化流水线作业的人,你不需要掌握太多,你只需要像一个螺丝钉一样,标准的安装、标准运作、标准维护和更换即可,而且,那个年代的制造现场的机器,都是单机,而且,也就是个按钮开关,有个电机传动,工艺靠经验,对人才的需求也是能看懂图纸、会操作某个机器,包括管理科学里的泰勒制,什么作业标准和标准作业,都是去培养某项技能的人。

但是,所有的制造技术,其实都是朝着让生产“柔性”的方向发展的,从纯手动操作的机器到采用继电器逻辑,再到PLC,再到基于PC架构的控制,乃至到今天谈的边缘计算、智能控制,其实,所有的问题,都是因为,产品的个性化需求带来的制造的变化。

为了让机器有更为广泛的生产适应能力,我们需要开发工艺建模与仿真软件,来降低在物理测试与验证方面的成本,为了让机器具有更为灵活的调整能力,自动化系统比以前更多的使用到了伺服电机,为了解决这种柔性,从传统的旋转电机到直线电机,再从直线电机到今天像贝加莱的ACOPOStrak和ACOPOS 6D一样的的磁悬浮技术,这些都是为了解决制造的柔性,实现个性化的生产。

技术的走势是让制造变得柔性

我们今天讨论的各种复杂的技术,都是因为今天我们要面对的是更为个性化、差异化的市场,企业必须面对这一挑战,设计出更为吸引消费者的产品,而且,随着电商的这种发展,使得生产系统承受着订单波动、批量更小的波动性影响,这对于生产系统的“敏捷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不但柔性,而且还要“快!快!快!”,快速交付,以前,电商刚开始发展,人们能够接受3-7天收到货,今天,京东自营里一些产品上午订单,下午就可以收到,这一切背后都是复杂的生产、订单预测、物流管理的技术问题蕴含其中。

制造业的挑战对于人才的需求变为“融合性”、“集成性”、“复杂性”,而这是工程,需要工程思维去解决问题,我们需要具有非常强的工程思维能力的人,而不仅仅是会使用某种工具或者会操作某个机器的人,因此,标准化人才生产的时代显然已经过去。在贝加莱有一个工程师宿营计划(Engineering Camp),它就是针对卓越工程师培养具有机电工程、项目管理、软件代码开发规范与标准等工程训练的计划,不仅是技能,而是如何解构一个机电对象,并以严格的项目管理流程去规划项目、并且遵循规范与标准流程来进行创新性的开发,成为一个机电软一体融合的工程师,包括语言沟通、协作、交流、表达的训练,解决复杂问题,采用跨界技术,这也是一种可被复制的人才培养模式。

人才难得是因为需求变得更为苛刻

不仅对于人才,我们有技术本身的“硬实力”的需求,我们还有“软实力”的需求,包括沟通、协作、思辨力、正确的思考逻辑,很多人们对人才的需求,不是大学教育可以提供的,因此,教育从来不是学校里就结束了的,终身学习已经成为每个人的必然,不能停止学习,对于个体来说是这样,对于群体同样如此。

结构性思维

我的同学,K博士之前让我推荐如何培养学生的结构性思维的能力,什么是结构性思维?其实,仔细想想,结构性思维和工程思维一样,即,对复杂的任务进行解构,把它拆分为不能再细的模块,对模块进行开发,然后,在测试验证,联合调试,最后整合为一个机器或系统。

结构性思维的例子可能比较典型的就是一个“买土豆的故事”,好像讲到一个人问自己的上司,为何一个新来的员工却可以获得晋升,而自己却不可以,上司让他去看看土豆多少钱?他去看了回来告诉说2块一斤,然后上司问那如果我买的多可以便宜吗?他又去问,然后回来,上司问他那他们提供运输吗?….然后,上司找来另外一个同事B去处理此事,B回来告诉上司说,这个土豆2块钱,产地有山东、甘肃、江苏的,北方土豆比较大,品相适合于做薯片,而南方土豆比较面适合做土豆泥,100kG是1.8元,1000kG是1.6元,如果我们买的多,他们可以提供25kG装袋,并在3km内运输,如果远的话每次需要按照里程支付运费…。

这就是结构性思维的差异,因为,这两种思维的差异在于沟通的成本差异。

结构性思维其实是一种提高效率的方式,就像小学时候写记叙文要人物、地点、事件的三要素一样,5W2H同样是一个典型的结构思维工具。

结构性思维在于以不变应万变,即,任何相似事件,我们都可以使用统一的结构去处理,任何机器的开发,可以使用可复用的流程,这样可以降低不确定性,提高效率,显然,这是变化的部分。

现代科技与古代科技的区分在于方法论,因为,古代的科技都是有天赋异秉的人,或者家财万贯者才能干的,而现代科技则建立了完整的科技方法论,就是笛卡尔在《方法论》中所描述的几个步骤,首先不盲从,要有判断力,其次对于复杂问题,尽量分解为多个简单的小问题来研究,即,化繁为简,化整为零,第三,解决小问题,先易后难,最后,把每个小问题综合起来,看看是否彻底解决了原来的问题。

其实,所有的科学、工程与技术问题都是这样的方法论下解决的,方法论能够让我普通人也可以从事科研,遵循规范与标准的流程、严谨的方法,就可以推进科技发展。

科学在于探索可能,发现未知,工程在于收敛到一个经济的道路,而技术则是最终可被复用的模块,知识或通过软件来进行重构一个新的机器或系统的最小模块,单元。

制造业,就是通过元知识—第一性原理所说的知识的知识,或逻辑的逻辑,最终不能被拆分的模块,来构建解决方案,制造业都是工程问题,以至于技术研发,都有很多的方法论,这些方法论、思维的掌握,才是关键,可以让人才能够去应对变化,解决问题。

批判性思维的需求

其实,在新工科培养中还有一个“批判性”思维的训练需求,前几天写了《我们真的重视人才吗?》,一位老师提到了所遇到的困难,就是批判性思维是否会让学生更难以管理,小的时候,我的父亲在政府机关,也总是说“领导都喜欢听话的”,后来,我发现这有一定道理,因为听话的人执行力强,而具有独立思考的人,就会有很多想法,而他又缺乏经验,自以为是的做事,不能很好执行你的任务,那么,就的确存在人们喜欢听话者的原因,而在《张居正传》里也提到,张居正喜欢“循吏”,就是因循成例,执行力强的官员。

但是,批判性思维,正如樊登在《思辨与立场》那本书的解读时候,他发现大部分即使受到高等教育的人都会把“批判性思维”理解为批判别人、质疑别人,而事实上,批判性思维首先是对自己的思维过程进行批判,或者说“批判性思维”是一种人的思维迭代过程,它让我们能够对自己的思考进行不断的反思,对思考重要性、公正性、客观性、精确性、广度等进行不断的反思和改善,让我们成为更好的自己。

批判性思维并不会培养出“杠精”,而是培养出更好思维能力的学生,他们不应该是更难管理,而是更易于理解别人,更准确的表达和判断,能够真正成为一个终身学习者。

我们的教育已经不适应产业的需求了,而我们还试图通过标准与规范来进行人才的培养,而另一方面,教师的需求也不是可以通过传统的量化指标考核的。

为何更为强调创新性?

对于标准作业年代,产品是单一的,但是,在大规模成本竞争到了极限后,企业必须寻找新的产品组合,乃至颠覆性的产品,来赢得市场,这就产生了对创新性的能力需求。

我们的时代必须转型,从大规模的价格竞争转向创新驱动的竞争,从同质化产品走向个性化产品的竞争,从提供产品转向服务增值的业务模式,企业的老板最担心的不是竞争者,从存量到增量市场的转型,从粗放到精细化的管理,从劳动密集转型人才密集型,从制造转向服务,这些都是需要跨界的技术融合,才能实现,而一切这些又需要规划与设计的人才,需要能够在各个领域集成与协作的人,团队。

考试是简单的,而学习,永远是难的

尽管从小到大也没有成为过“学霸”,但是,我却一直认为仅就考试这件事情而言,它并不难,但是,在我们的人生中,如何学会与人相处,如何协作、如何沟通,这些却远比考试更难,而在真正的工作的时候,我们会遇到从未在学校学到的东西,就是专业的垂直与应用的水平性之间的矛盾。

其实,对于工作一样,如何仅仅考核一个人的工作,其实,工作并非一件难事,因为你可以用很多方式考核,但也可以用很多方式去应付,但是,一个人的热情、一个人的创新力,不是考核所能达到的。

激发兴趣,提高主动性、参与性,本身也是人力资源开发的重要方向。

什么是“授人以渔”

其实,学会结构性思维,批判性思维,激发对学习的好奇心,才是真正的授人以渔,而并非是教他们几个解题的方法,或者做项目的规则、经验、技巧。

今天,对于工程师的培养也同样道理,我们不仅仅需要培养单个工程师的能力,而是要让组织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在一个学习的氛围中,每个人都能相互进步。

协作也是另一个难题,在我们的教育中,有太多的竞争,而事实上,在职业的成功,更多是来自于你与他人的协作,与团队的协作,与客户的协作,而我们的教育和培养中,总是给我们竞争的思维训练。

蛮有意思就是,这个雇主从简历中希望看到的,往往跟专业没有关系,这本书名字叫《准备》,是告诉我们应该在教育中让学生做好哪些准备,我们需要的更多是特质,除了专业技能外,在职业中合作,以及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这些是更为重要的。

对于企业来说,构建学习、协作的团队,是应对未来制造变化环境的关键,而并非简单招募到一个优秀的人—光芒耀眼,空降兵与子弟兵各有优势,而对一个企业来说,子弟兵的整体水平很关键,就像拉玛西亚青训营的那帮少年,梅西、伊涅斯塔、哈维、普约尔、佩德罗,精妙的传切配合,亦或曼联92班那帮追风少年,打的波澜壮阔。

构建学习型组织,而非仅人才个体训练

工程教育肯定是需要大学与企业共同来开展的,基础理论与知识是大学的责任,而同时也要融入到产业所需求的能力,设计良好的教学装置,设计项目场景。

工程师的品质

有一次,在朋友圈里给各个企业的同仁发了一个问题,如果你可以选择三个重要的品质,你觉得哪三个品质是优秀的工程师最为重要的品质,通过大量的访问累积了以下几个品质。大家列出来了很多,罗列如下。

对未知的敬畏心与好奇心

创新力,不拘泥于成法,挑战新问题

专注与执着

责任心与靠谱

对技术的信仰

钻研精神&探究精神

科学分析与解决问题的思维

心中有爱

纪律与严谨的钻研精神

吃苦耐劳

认知问题是第一步

首先,我们要认知到人才的需求变化,并以此为方向,大学与企业必须紧密合作,开启真正的合作,大学不能闭门造车,企业不能只希冀于挖人而不重视人的培养,因为,总量是有限的,对于制造业整体而言,这不能有提升,并且,对于个体而言,除了知识、技能,人才,还要注重学习、专注、创新力、好奇心…而这些,该如何培养?或者在我们的大学教育与企业培养中去获得训练?

只说不练空把式,关于人才培养的话题,永远有的谈,包括培养方法、培养人才的课程体系等,后续,敬请期待!欢迎大家给予建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清远螺母视觉检测设备,提升生产效率和质量的利器
下一篇:彭瑜 | 漫谈自动控制与被忽略的工业软件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