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共建、产教融合,培养工业互联网人才

网友投稿 188 2024-07-22


当前,我国制造业已经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工业互联网作为制造业和信息通信技术融合发展的关键载体,促进了工业化、信息化两个生态的深度融合,是“两化”深度融合发展的新阶段。工业互联网平台促进制造业迈向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是推动“两化”深度融合的重要依托,已经成为经济“转方式、优结构、换动力”的重要抓手,其建立和应用需要政产学研用多元共生、共同参与。

生态共建、产教融合,培养工业互联网人才

当前,工业互联网发展对人才培养提出了新需求。与其他产业一样,人才是工业互联网的根本,决定着工业互联网产业生态能否持续繁荣。工业互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制造业融合的产物,对人才的需求越发多元。在人才需求类型上,不仅需要运营技术和信息技术复合型人才,也需要企业管理人才、行业领军人才、专业技术人才、产业工人等复合型、多维度、多层次人才。

在人才需求数量上,根据《工业互联网人才白皮书(2020)》统计,2017~2019年,工业互联网产业带动总就业人数逐年增加,到2020年达到2810.9万人。后疫情时代,工业互联网具有降本增效、优化调控等功能,对稳就业、稳增长、稳投资会起到非常大的作用。据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测算,2019年工业互联网拉动新增就业岗位206万个,2020年达到255万个。

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要有新模式、新路径。人才培养是政府、社会、学校、企业等多方面共同面临的问题,任何单一机构都无法独立实现人才培养的新要求。产教融合是提升人才培养工程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然而,多年来校企合作机制较为单一,企业在工程人才培养中的主动性不足。工业互联网人才的能力需求、层次类型的多样性,决定了其培养路径要有新的改变和突破,探索全新的培养模式。

经过近几年的实践和摸索,我们认为生态共建、产教融合是解决人才培养问题的有效途径。其特征是学校、企业、社会共同介入人才培养的全过程,面向企业实际需求,“产学研用”共同承担人才培养责任,推动专业及学科建设、师资及课程建设,解决企业的技术难题。这其中包括了人才培养的“六个转变”:

首先是培养目标由考虑知识获取为主转变为兼顾解决复杂工程问题能力培养。系统的理论知识是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基础。高校在人才培养定位、培养计划制定以及具体培养实践中,普遍重视学生基础知识的获取和积累,对锻炼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能力重视不足、投入不够,导致出现学生解决复杂问题能力不足、与社会需求产生错位的现象。通过问题导向,逐渐转变对工业互联网人才培养的目标定位,使高校致力于培养兼具深厚理论知识和解决复杂问题能力的有用之才。

其次是知识体系由单一学科转变为多学科交叉融合。现代科学发展对于复杂问题的研究需要多学科的知识。同样,对于行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单一学科的知识储备已无法满足需求,对技术创新和高质量发展产生制约。当前,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驱动下,多学科交叉融合将成为常态,高校要以书院制的形式实行完全学分制,探索大类招生、大类培养,提供多学科交叉融合的课程供给,丰富学生对多学科知识的融合储备。

第三是教学内容由围绕模拟案例展开转变为围绕工程实际问题或技术难题展开。高校人才培养过程中,传统教学主要依托教材和模拟案例素材库开展。进入新发展阶段,科技发展进步速度更快,技术更新迭代周期更短,模拟案例为主的教学内容已经无法适应工程应用等实际需求。只有将行业企业面临的工程实际问题或技术难题作为教学内容的重要部分,才能在解决最新问题中提升学习内容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

第四是教学主体由学校为主、企业为辅转变为学校和企业共同承担。校企协同更有利于实现理论教学和工程实践的优势互补,为学生提供优质教学供给。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学校通过聘请企业导师,打造“双师型”师资团队,实现校内导师和企业导师的“双导师”培养模式,使校企协同育人落到实处、见到实效。

第五是教学环境由校内为主、校外为辅转变为全过程融入实际应用、校企共建、开放共享。通过产教融合、校企互动,实现研究平台共建、优质资源共用、发展成果共享的良好生态,有利于为学生提供更为直观、深度参与的优质沉浸式教学环境,有助于学生建立更为全面、系统的知识图谱,提升创新创造的能力和水平。

最后是教学方式由知识传授为主、课外实践为辅转变为案例教学+项目实践+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相结合。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丰富多元的教学方式,打造完善立体的教学体系,使学生能够全方位地实现自我认知、行业认知。通过项目化的实践教学,加深学生全链条参与生产实践的程度,形成学以致用、用以促学的正向循环。

据此,我们提出了一种政产学研用共建数字创新港的方案,实现生态共建、产教融合,培养和输送符合工业互联网产业发展需求的多元化人才。

数字创新港是生态共建的新模式。数字创新港是以工业互联网为标志性产业、以高校为核心的开放创新城区(CID),包含数字产业、创新生态、科技支撑、大学核心区、人文与绿色的发展环境等五个要素的创新生态系统。其可通过打造自然交织的产业空间、居住空间、文化空间与创新空间,形成可持续发展的国际一流创新城区。

数字创新港通过建设“一院一基地三平台两中心”,实现科学技术创新、人才培养创新、高新技术企业孵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创新。其中,“一院”是围绕现代产业技术和未来技术构建一个以大学为核心的研究院;“一基地”是围绕产业瓶颈和成果转化建立一个以企业为核心的研发基地;“三平台”是依托研究院和研发基地建立多层次人才培养平台、典型产业公共测试服务平台、知识产权公共服务平台;“两中心”是面向企业和社会建立企业诊断咨询服务中心、新型城市文化建设中心。通过新型创新空间的培育,将数字创新港打造成为宜业、宜居、宜学、宜创的创新空间,形成创新人才培养生态环境,进而推动地区经济的创新发展。

通过数字创新港建设,要实现“四个一流”。在一流人才培养方面,联合培养出工业互联网和数字经济领域紧缺的多元人才;在一流科技创新方面,通过联合攻关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解决重大科学问题,发展工业互联网产业,提升企业的技术水平;在一流大学建设和一流城市发展方面,为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提供一种有效的途径,提升城市和大学在区域经济发展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推动世界工业互联网名城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

当前,在工业和信息化部、江苏省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推动下,生态共建、产教融合的模式在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的实践中已经成效初显。长三角(江阴)数字创新港以江阴市、南京理工大学江阴校区、工业互联网产业、网络安全产业为依托建设创新港核心区(创新源),打造国家级数字创新港示范区,带动长江经济带数字经济发展。通过数字创新港的建设,建立起政校企城共建的新生态、产教融合培养工业互联网人才的新路径,加快推进具有工信特色的世界一流大学在江苏成长,有力支撑江阴市建设“制造强市”“智慧名城”,持续助力长江经济带“数字明珠”“强富美高”新江苏建设,打造服务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的数字经济示范区。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装备制造业发展走向智能化、服务化、绿色化
下一篇:中国如何释放4200万工程师的“人才红利”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