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谈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推动赋能行业融通

网友投稿 203 2024-07-07


“随着工业互联网的纵深发展以及产业链供应链合作模式的演变,产业经济发展必将打破企业间、行业间的界限,逐步向数字产业转变,最终形成产业经济生态圈,赋能行业融通发展。”中国工程院院士邵安林称。

院士谈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推动赋能行业融通

胶东经济圈工业互联网峰会7月25日在山东烟台闭幕,峰会期间,中国工程院院士邵安林作《顺应工业互联网时代 赋能流程工业创新发展》报告,分析了中国工业互联网发展现状,并结合钢铁行业发展实践提出相关建议。

“作为典型的传统流程工业,钢铁行业受技术、生产成本等因素影响,越来越不适应新阶段新要求。工业互联网的兴起和发展,给传统流程工业转型升级提供了技术支持和解决方案。”邵安林表示。

深耕钢铁行业多年,邵安林深刻感受到传统产业的转型历程,也感受到新型技术带来的发展机遇。

邵安林认为,对传统流程工业而言,与工业互联网相结合,可以优化资源配置、重塑工业体系,培育创新业态。通过工业互联网将各种资源要素广泛连接在一起,推动封闭孤立的传统管理模式向开放协同的现代管理模式转变,同时汇聚创新合力,催生智能化、网络化、服务化的诸多新产业。

据悉,近年来,中国一些钢铁企业也开展了“工业互联网+智能制造”的探索实践,“智慧采矿”“智慧选矿”“智慧炼钢”等新模式不断涌现。

站在传统产业视角,邵安林认为,二者的深度融合发展还面临很多困难和挑战,从企业主观层面上看,思维理念有待转变,从客观层面上看,网络基础有待夯实,核心技术有待突破,行业发展生态也有待完善。

结合钢铁行业的发展实践,邵安林认为,部分企业对工业互联网应用的实践路径、落地场景、具体做法尚未清晰,处于探索观望阶段;部分企业数字化程度偏低,网络协议、设备接口等不统一,技术标准多为国外企业掌控;发展工业互联网所必需的工业操作系统、大规模集成电路、网络传感器、高端工业软件等严重受制于人;工业互联网共性标准尚未制定,跨行业治理的政策体系有待建立,复合型人才匮乏、安全保障水平较低、体制机制不完善等问题亟待解决。

邵安林建议,应重点关注共创、共生、共融、共享四个维度,通过科技研发和技术创新领域的协同创新,打破技术壁垒,实现技术升级。构建智慧化的绿色发展模式,打通全产业链,实现资源最优化配置。同时,统筹利益相关方,共同投资、共同管理、共同开发,实现互惠共赢。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如何优化扫码枪API以提高商业效益
下一篇:全国采矿业“5G+工业互联网”步入快速增长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