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投资发展报告(2022)》发布 “双碳”目标激发工业创新投资

网友投稿 210 2024-05-27


  4月12日,中国建银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和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在北京共同举办“《中国投资发展报告(2022)》发布会暨双碳目标下的金融与投资研讨会”,正式发布了由中国建投投资研究院编撰的第11本《投资蓝皮书:中国投资发展报告(2022)》(下称《报告》),并就加快发展绿色金融和ESG投资等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中国投资发展报告(2022)》发布 “双碳”目标激发工业创新投资

  新基建有望弥补投资和内需的不足

  《报告》分为总报告、宏观经济篇、投资市场篇和ESG投资专题篇四部分,共15篇研究报告。总报告对“双碳”目标的提出背景、对中国经济的影响,以及“双碳”目标下中国金融发展的使命与投资机遇进行了深入研究和分析;宏观经济篇对全球和中国宏观经济进行了分析和预测;投资市场篇对中国资本市场、资管市场、房地产市场、私募股权市场、不良资产市场以及对外直接投资进行了分析和展望;ESG投资专题篇对中国整体ESG投资、公募基金ESG投资、绿色金融、新能源、绿色信托以及融资租赁相关行业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进行了分析探讨。

  《报告》认为,疫情和防控政策仍是影响当前全球经济的重要变量,疫情反复或是新常态。受疫情防控、货币政策收紧、供应链危机和通胀走高等因素影响,世界经济依然面临较多不确定性因素。2022年中国经济将面临疫情长期化、供应链中断、输入性通胀和房地产企业危机等四个方面的风险。中国经济要实现高质量发展,还需要应对低生育率和人口老龄化、贫富差距扩大、经济结构服务化和“双碳”目标等四大长期挑战。宏观经济政策不仅要立足当前,更需要着眼长远,推动发展质量不断提升。预计在各方面强有力政策的呵护下,2022年中国经济增速仍能保持在合理区间。

  在投资方面,《报告》指出,虽然房地产投资可能迎来历史性的拐点,但是新基建有望弥补投资和内需的不足,成为稳增长、调结构的新动力。虽然财政赤字将维持基本稳定,但财政支出的力度会显著加大。为稳定经济增长和投资,货币政策整体取向将稳中有宽。去年北交所设立之后,“专精特新”将得到更多资金的青睐。全面推行股票发行注册制将为A股市场筑牢长牛的根基,高盈利低估值的品种更值得关注。随着资管新规的正式落地,公募基金的地位及其在资产管理行业中的占比还将进一步提升。在推进“双碳”目标的过程中,绿色金融和ESG投资将迎来历史性发展契机。

  “双碳”目标将激发工业创新投资

  《报告》认为,实现“双碳”目标,需要进行能源结构的转型升级和绿色技术的创新发展,这将带来巨大的投资需求。截至2021年第三季度末,我国绿色、可持续、ESG等方向的公私募基金数量接近1000只,规模合计7900多亿元。但是不到1万亿元的基金规模对于潜在“双碳”投资需求而言只是九牛一毛,中国建投投资研究院主任张志前预计,未来30年我国能源、工业、建筑、交通等部门低碳化带来的累计投资需求将超过百万亿元。

  一是“双碳”目标将引领能源转型投资。我国要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关键是通过投资实现能源结构的调整,在此过程中将出现更多的新技术和新模式,带来更多的投资机遇。首先,应大力加码清洁能源技术投资,其中风电、光伏等新能源产业链仍具有良好的成长性,值得投资者重点关注;其次,应关注智能电网建设新机遇,重点关注智能电网、储能、燃煤机组灵活性改造、智能终端等领域;最后,应掘金传统能源清洁利用技术,煤炭清洁利用包括燃煤发电和现代煤化工两个方面,投资需求较大。

  二是“双碳”目标将激发工业创新投资。节能减排离不开对能源消费部门的改造,而能源生产的清洁化、电气化将带动能源消费的电能替代与能效提升,促进产业结构升级和能效提升。首先,工业流程电气化投资机会大,其中对电炉炼钢、绿色化工等领域的生产技术革新投资值得关注,而氢能是工业电气化的另一重要投资领域;其次,新能源汽车将是长期热门赛道,新能源汽车的整车品牌、充电桩和电池电机电控等领域有望诞生更多独角兽企业,智能交通基础设施和无人驾驶产业链也值得用心发掘;最后,应寻找绿色建筑中的细分赛道,绿色建筑与零碳建筑是“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举措,绿色建筑仍有增长空间。

  三是“双碳”目标将助力数字科技投资。“双碳”目标与数字科技的发展相得益彰,数字科技是经济提质增效、绿色低碳发展的新变量,“双碳”目标引导数字科技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打造经济发展的绿色基因。未来,能源互联网、智慧城市等数字基础设施方面的投入将持续加大,新的数字技术和商业模式将不断涌现。因此,云计算、物联网、硬科技、智慧能源、虚拟工厂等低层技术及其应用领域值得投资者关注。

  建立多元化绿色金融体系势在必行

  “双碳”目标也开启了中国投融资体制改革的新征程,给金融投资行业带来了新机遇。

  张志前认为,绿色金融和ESG投资将进入加速发展期。我国是一个以间接融资为主的国家,绿色信贷占到我国绿色金融产品总规模的90%,绿色金融发展存在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与成熟市场国家相比,我国绿色债券在绿色融资中的比例偏低,未来还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

  “发展绿色金融,推动经济绿色转型,必须建立多元化的绿色金融体系,而这单靠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自发力量远远不够,还需要金融行业监管部门主动发挥宏观调控和指导的职能。”张志前称。

  此外,张志前认为,目前我国碳交易的活跃度还远远不够,碳交易市场形成的价格也不能满足节能减排的需要,我国碳价仅约为欧盟碳价格的几分之一。有必要进一步完善配套的制度,适当放宽准入,不断提升碳市场吸引力、透明度、交易效率和定价机制。推进碳金融业务创新,丰富碳金融产品,吸引更多机构和资金参与碳市场交易。发挥我国碳市场规模优势,进一步加快碳市场的对外开放,推进人民币国际化,提升国际的影响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国家税务总局:3月份累计办理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2567亿元
下一篇:工业园区零碳智慧能源应用评价与验收标准启动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