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智能制造,为企业带来的无限机遇
332
2023-10-29
工业机器人在车间转,工业大数据在“云端”跑。这家长沙格力暖通制冷设备有限公司(下称“长沙格力”)的自动化工厂,或是中国未来智能工厂的典型模样。
智能制造助企业脱困 长沙格力塑造智能工厂标杆
12月7日,工业和信息化部发布《智能制造发展规划(2016-2020年)》,明确提出2025年前推进智能制造实施“两步走”战略:第一步,到2020年,智能制造发展基础和支撑能力明显增强,传统制造业重点领域基本实现数字化制造,有条件、有基础的重点产业智能转型取得明显进展;第二步,到2025年,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基本建立,重点产业初步实现智能转型。
规划中的步调,地方制造企业走到哪里了?带着这样的问题,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选取制造业重镇湖南长沙作为样本,实体探访生产一线,观察中国制造业如何摸着“智造”的石头过河。
记者连日调查发现,在经济下行和经营承压的背景下,制造业企业纷纷改走“智能制造”新路。一方面,智能装备承接部分人的工作,减轻工厂的成本负重;另一方面,智能装备积淀的大数据变成人即时决策的依据,让企业朝着科学经营的方向快进。
智能化助企业脱困“行业这几年过得非常困难呐!”11月25日,记者的问题还没说完,杨森就在他的办公室内向记者大倒苦水。
杨森是浏阳一家工程机械企业的总经理。对他来说,工程机械业早已告别2008年“浪潮式开发”的好日子,全行业需要痛苦面对产能过剩。他根据多年行业经验直观估计,目前全行业的过剩产能比重约占50%。
浏阳是隶属长沙的县级市,而长沙是闻名全国工程机械之都,“重工三虎”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山河智能均设于此。
宇环数控技术总监李由强11月25日对记者分析,市场温度急剧下降,其主要原因是经济新常态下市场需求疲软,而另一方面则是人心浮躁,早些年市场大热造成众多入局者。
记者从多方还原的工程机械行业寒冬图景包括:资本流出;核心技术人员、产业工人流失;银行对企业信心不足更加惜贷;而更多的企业为了生存下来,卷入血腥的价格厮杀之中。 部分企业决策者做了相同的决策:购进数控装置和工业机器人,进行自动化制造。
12月7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院长邓子畏强调,尽管目前智能制造并没有固定的标准,但至少要包含两个层次:一是贯穿于生产过程的智能化;二是产品使用过程的智能化。这两方面的智能对企业的帮助体现为“三降二升”,即降低生产周期、降低成品不良率、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同时提升原料的使用率、提升企业整体效益。
11月25日,长沙格力工艺设备部副部长方掩提到一个细节,平时钣金车间开料,无论工人如何计算,总有一部分材料要剩余下来,原料的使用率只有95%左右。而引进智能制造开料后,使用率一般能提升到98%左右,较好的情况达到99%以上,几乎无剩余边角料。
宇环数控更是依托智能制造走出了独特的商业模式。这家销售数控机床的企业,正在将产品拓展至自动化生产线。据李由强介绍,除了工厂向智能制造转型外,企业还打算向外输出工程师的研发成果:购进部门工业机器人以及部件,像搭积木一样和企业出产的数控机床组合成适应行业需求的生产线,整线对外销售。
“产能过剩是永恒的,但从供给侧的角度看却是相对的。”三一重工高级副总裁、首席流程信息官贺东东11月28日告诉记者,“优质产能、好的产品永远都是稀缺。行业要摆脱产能过剩的阴影,就需要有更优质的服务、更智能的产能、更广阔的市场空间,而智能制造为这些积极因素的出现提供了可能。”
工业云改造决策在工厂的智能化转型中,人们看得见的是车间里新增的各种智能装备;人们看不见的是这些实体的机器装备,都连接着虚拟的“云”。这是中国制造业智能化转型的“一体两面”:机器在线下转,数据在线上跑。
这就是“工业云”的魅力。邓子畏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强调,随着物流网、云计算在生产场景和产品使用场景的渗透,智能制造将推动制造业运作逻辑的根本变革。那就是企业管理将从经验决策、市场预判决策转向基于大数据分析的精准决策。
以格力电器为代表,国内不少制造业工厂已经出现极致的场景:工业机器人在车间转,工业大数据在“云端”跑。不断变化的生产指令数据瞬间输送到智能装备,在一定范围内实现同一批次、不同参数的“柔性化生产”。与此同时,智能装备同时向云端反馈运行状态数据。“工业云”后台的工程师将根据反馈数据判断装备的健康状态,同时依据数据调整生产计划,以达到企业资源最优利用。
据方掩介绍,前述场景下,工程师们主要的工作是设计更完善的生产流程数据,让不同的装备在同一平台实现兼容。
三一重工从2008年就开始依托“工业云”将产品体验做到极致。依靠装载在重工装备中的物联网接口,长沙总部的“工业云”能实时监测三一重工散布全球的23万多台工程装备的运行数据。这些数据能反映工程装备的即时运作状态,方便工程师验证研发设计,推动产品精益求精。数据同时也能显示产品的健康情况,后台可依此对海外的使用者进行预警。
贺东东表示,建设这个云平台,三一重工花掉了10亿元,但每年因此带来的生产性服务却赚回30亿元。
数据的作用还远不止于此。贺东东说,“工业云”更大的用处是帮助三一重工走向海外市场。一方面,基于数据的更好体验能增强海外客户的信心;而另一方面,工程装备的开工率数据可以告诉企业哪些市场有旺盛的需求,这是优化全球供应链的决策依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