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波 制造业单项冠军赋能 首度跻身十强

网友投稿 198 2024-05-24


  日前揭晓的《2021中国内地省市金融竞争力排行榜》,宁波排名上升两位,超过重庆和济南,晋升全国十强。这座以传统制造业闻名的城市,金融竞争力顺势而上。

宁波 制造业单项冠军赋能 首度跻身十强

  金融竞争力升至第十

  “宁波板块”功不可没

  宁波地处东南沿海,是世界第四大港口城市,经济综合实力突出,是国内23个“GDP万亿俱乐部”成员之一。实体经济的发展离不开金融活水的浇灌,宁波一直重视金融业发展,2011年就提出要成为长三角南翼区域功能完备、影响力大、辐射范围广的区域金融中心。经过多年发展,金融已成为城市第四大贡献产业和第七大支柱产业,并相继获批国家保险创新综合试验区、国家普惠金融改革试验区等试点区域。在《2021中国内地省市金融竞争力排行榜》中,宁波综合排名上升2位到全国第10位。

  最新数据显示,2021年宁波金融业增加值为1062.7亿元,占GDP比重7.3%。将时间拉长看,近年来宁波金融业增速一直领跑,2020年金融业增加值为994.6亿元,是2015年的2.1倍。

  宁波金融竞争力提升主要得益于其在资本市场的出色表现。截至2021年末,宁波拥有境内外上市公司116家,超过天津和重庆两座直辖市;仅2021年就有14家公司登陆资本市场,另有6家企业过会待上市。球冠电缆尝得北交所头啖汤,成为该所全国首批上市公司。

  宁波上市公司实力不断增强,截至2021年底,宁波上市公司A股总市值为1.49万亿元,较2020年增加约4000亿元,增幅为36%。市值超过500亿元的公司有8家,占比7.48%,和杭州持平,远超过苏州不到3%的水平。

  此外,宁波后备上市公司资源充沛。截至2021年10月末,共有拟上市公司53家,其中辅导期35家,报证监会审核的18家。根据“十四五”规划,2025年末宁波境内外上市公司数量将达到200家,上市公司总市值超过3万亿元,实现“双倍增”。

  制造业基础雄厚

  战略新兴产业优势明显

  除了资本市场外,宁波在金融发展潜力方面的表现同样优异。作为制造业单项冠军之城,拥有专精特新公司182家,排名全国第三位,仅次于北京和上海。在工信部发布名录中共有596家单项冠军企业,宁波占据45席位居首位,其中30余家已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根据最新规划,到2025年宁波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达100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企业数量达130家,和现有数量相比增幅分别超过4倍和2倍。

  宁波制造业的发达离不开持之以恒的创新投入。2020年宁波科研投入为385亿元,研发强度为3.10%,和排名前十的广州、成都基本持平。

  金融机构的发展壮大给宁波制造业的繁荣提供强有力的支持。近年来落户宁波的私募基金增速迅猛,据中基协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末,登记的私募基金管理人804家、管理基金产品4829只、管理规模超8267亿元,在全国36个证监会辖区中分别位居第7位、第6位、第7位,管理规模较2020年末大增近七成排在国内前列。作为资本市场的弄潮儿,宁波拥有证券分支机构193家,约占浙江全省的六分之一,与上市公司占比基本匹配。

  纵观宁波金融竞争实力提升,主要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是宁波的制造业基础雄厚,战略性新兴产业优势明显,大幅提升了其在资本市场的竞争力。数据显示,宁波高端装备、新材料、新能源、工业互联网领域的企业数量,均位居全国前5名,在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企业数量分别处于全国第6、第10位。

  二是政府高度重视金融业对实体经济服务的作用,自2017年起实施“凤凰行动”,各区县都出台了企业上市扶持政策,纳入考核指标。2021年末发布强化版的“凤凰行动”,实施资本市场主体倍增、上市公司质量跃进等专项行动。根据宁波“十四五”规划,力争到2025年建成辐射范围广、影响力大的产业金融创新中心和区域性金融中心,市金融业总资产突破6万亿元,金融业增加值达到1400亿元,占GDP比重达到8.2%。

  值得注意的是,和长三角排名居前的杭州和苏州相比,宁波的金融竞争力仍有进一步提升空间。从经济实力方面看,宁波2021年GDP为1.46万亿元,和苏杭相比分别低0.81万亿、0.35万亿。金融业产值规模方面,宁波的金融业增加值占比较杭州低4.8个百分点,比苏州低1.4个百分点。从A股上市公司规模看,苏杭上市公司数量分别是176家和200余家,都远超宁波107家的规模。

  总体来看,宁波金融竞争力在多个评价维度表现优秀,尤其是资本市场参与度和金融发展潜力方面综合实力凸显。随着未来更多优质企业登陆资本市场,宁波板块在资本市场的影响力有望继续提升,城市的金融竞争力将进一步增强,在未来的城市竞争中占据更加有利的位置。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广州计划三年培育5000家“专精特新”
下一篇:一季度广东工业经济 对GDP增长贡献过半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