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智能制造,为企业带来的无限机遇
206
2024-05-08
众所周知,中小企业是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也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小企业量多线长面广,是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微观基础和主要力量,但大多数位于传统产业环节、产业链中下游、价值链中低端、技术链薄弱处。这导致中小企业的风险抵抗能力弱,在面对市场波动、结构调整、增长停滞等状况时容易受到负面冲击。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的加速变革,颠覆性、突破性、原创性技术的迭代速度不断加快。以“云大物移智链”为代表的创新技术,驱动了业务模式和管理模式的深度变革与重构,企业利用网络化、数字化来提升质量、效率和效益的作用非常明显,因此越来越多中小企业利用工业互联网、5G﹢工业互联网等,深化IT、CT、OT、DT集成创新。
今后五年将成为我国中小企业数字化加速发展的重要时间窗口,对于助推中小企业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好在哪里”“难在哪里”“路在哪里”,这些问题都需要进一步梳理。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好在哪里?
数字技术以“数字化、在线化、智能化”为特征,开辟了新的价值创造模式,重构中小企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
数字化转型可以助推中小企业加入开放式创新网络。开放式创新体现了创新要素之间的互动、整合与协同,通过推动创新知识在跨组织边界的流动,带来速度更快、成本更低、收益更高的技术革新。与传统经济相比,数字经济的典型特征之一是开放式创新,5G通信技术带来的互联网升级、物联网普及、人工智能发展,加速推进了全球供应链、产业链、价值链的紧密联系。数字经济的影响从企业内部溢出,沿产业链、价值链、供应链和技术链延伸,给链条上的中小企业也带来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分工机遇。
数字化转型可以提高中小企业敏捷度和坚韧性。数字技术的使用,使得企业运营管理和组织沟通的效率更敏捷高效,更能快速响应环境变化、客户需求、内部变革等突发事件,并做出有针对性、及时性的调整。如数据中台可以对数据前台的各种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提高中小企业对市场等情况的掌握程度,还可以将数据和结果连接到具体应用场景。而算法中台可以基于推荐算法、搜索算法、图像识别、语音识别等技术,提前预测甚至引导市场需求。在市场技术快速更迭、客户需求更趋多样、服务属性变得重要的当下,数字化转型将提高中小企业的敏捷度和坚韧性。
数字化转型可以帮助中小企业提质增效降本。平台经济是数字经济的又一显著特征,具有规模效应和长尾效应。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电商平台等,中小企业可以“上云”“用数”“赋智”,借助“云大物移智链”等技术解决自身软硬件不足的劣势,享受到具有规模经济、统一管理、高效低本的存储和计算空间等。相应的,数据要素则成为中小企业资源配置的核心内容。需求端的价值流通过数字化实时连接,影响供给端转型升级、生产模式优化、经营模式重构、商业模式创新,大幅提升企业效率和生产力水平。数字技术可以弥补中小企业自身软硬件的短板,赋予中小企业“多”“快”“好”“省”的特性,即更多的种类和选择,更快的生产和交付,更好的产品和服务,更省的成本和价格。
数字化转型可以重构中小企业竞争优势。数据具有可复制、可共享、无限供给、无限使用、无限增长的特点。中小企业可以利用数字技术对市场端、营销端、生产端、物流端等环节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收集、筛选、加工、处理,形成企业运营管理决策的重要依据。例如,数据可以成为新的生产要素纳入到企业的生产中,提高产品质量、生产效率和种类范围。对于中小企业而言,获取数据要素是取得发展和竞争优势的关键。由于数据要素的非竞争性使它比其他生产要素更易获取,这对于中小企业提高市场和客户粘性是非常重要的,将成为中小企业重构自身竞争优势的重要手段。
数字化转型将重塑中小企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需要与生产力相适应。数字经济改变了传统经济中资源和需求的匹配模式、价值创造模式、竞争合作模式,并影响了全产业链各主体的生产关系。因此,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必须要从全社会、全产业、全供应链的角度,重塑与“云大物移智链”等数字生产力相匹配的数字化生产关系。在外部,中小企业应与同行企业共同研发、同担风险、共创价值来获取互补性资源,与客户及供应商紧密接触和交流,以准确把握市场需求和创意动态。在内部,中小企业业务重组也将推动组织架构和职能重组。最终,数字化转型将加速改变产业链上下游关系、全过程协作关系、组织内生产关系三方面生产关系,构建一个产权清晰可溯、交易与协作高效可信、分配公平有据的生产关系。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难在哪里?
数字化转型本质上是以数据作为生产要素、数字技术作为生产力对企业业务、管理、组织模式进行的深度变革与重构。现阶段,中国中小企业不仅面临着全球同类企业数字化转型赛道上的直接挑战与全面竞争,还直接承受着国内大型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比较优势与超前压力。中国电子技术标准化研究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分析报告(2021)》指出,2021年中国中小企业处于数字化初步探索阶段的占比为79%,处于应用践行阶段的比例为12%,处于深度应用阶段的仅占9%。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之路道阻且长,突出表现为“四不转”现象。
不闻转。中国中小企业大多数为私营企业和家族企业,具有规模小、组织架构简单、流程规范不成熟等特征,企业发展往往取决于管理者自身经验与能力。一部分企业的管理者满足于现状,或存在二代接班意愿不足等问题,对企业创新突破发展的意愿不强。因此,部分中小企业并未听说,也不会主动了解数字化这一新鲜事物,更不会将数字化转型纳入到企业发展战略或规划中。而较多的对于数字化技术的应用大部分仅仅停留在自动化办公、员工管理、财务管理等方面电子替代化的初步探索阶段,或者出于对网络安全的不信任而未推动企业数字化的应用实践或深度应用。
不愿转。企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需要加大研发投入、人才储备,还要全面升级各生产管理环节的基础设施。目前,中小企业数字化设施装备与应用率、信息系统覆盖率、数字设备联网率都远远低于大型企业,中小企业核心业务数字化转型的比例并不高。一方面,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规模、资金投入、数字化人才、数字技术等方面的制约,往往在网络、设备、信息系统等资源配置方面投入相对较少;另一方面,中小企业自身“造血”机能偏弱,外部“输血”机制不畅。因此,中小企业数字化的基础和转型条件不足、自身软硬件投入欠缺、外部资金杠杆和专项扶持较少,都增加了其数字化转型的难度和顾虑,也弱化了其转型的整体意愿。
不敢转。首先,既认识到数字化转型的好处且自身也有能力进行数字化转型,但部分中小企业在进行数字化转型时常常面临着一个两难问题:“转型找死,不转型等死”。首先,中小企业尤其是传统行业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成功率不高,导致中小企业不敢进行数字化转型。其次,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见效慢、周期长,难以在短期内为企业带来直接收益,导致投入回报不成比例。而中小企业又往往急于见到成效,用传统的绩效指标衡量转型效果,难以对数字化转型进程与价值做到阶段性、渐进式的评估。最后,数字化转型意味着对企业商业模式、业务流程和系统制度的再塑,需要打破原有的老旧系统、传统管理制度。考虑到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底座不牢的现实情况,在对原有基础上进行修修补补往往出现无法兼容的问题,而推倒重建又容易对企业造成伤筋动骨的损失。
不会转。不会转的问题突出表现为数字化转型的实施路径不明确。现阶段,中小企业的数字化转型大都停留在试点探索阶段,要么仅在某个职能部门、工作内容或应用场景进行数字化转型,未涉及企业全业务、跨职能的系统性改革;要么将数字化等同于信息化、网络化、自动化,未对企业核心业务、重点部门、关键内容进行数字化转型变革,导致不能最大程度释放和解锁数字价值。从具体原因来看,这一方面是因为企业数字化改造的需求模糊、庞大、复杂,以及关键标准、实施指南、技术标准的缺失,致使中小企业不能清晰认知和部署与自身发展阶段和总体战略规划相适应的数字化战略。另一方面是因为缺乏一个能准备评估企业数字化成效和价值的评估模型,导致中小企业不能准确认知开展数字化转型的投入产出效益。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路在哪里?
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全球化“退潮”、地缘政治冲突不断、通胀刺激逐渐失灵等冲击,导致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和价值链呈现巨大不确定性。处于全球供应链末梢、作为供给面毛细血管的中小企业,最先遭受这种全球范围内产业格局和市场格局不确定带来的强大负面冲击,面临市场需求萎缩、订单取消、停工、停产、停航以及零部件供应不足、劳动力短缺、货运周期延长、大宗商品价格高涨等风险。这也倒逼中小企业加快数字化转型步伐,其转型势在必行、迫在眉睫。因此,在发挥企业主体作用和激发企业内在动力的同时,更应加强政府的公共服务供给水平,健全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生态体系。
分类精准施策,推广第三方数字化服务型平台。分类精准施策探索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发展路径。引导少数有基础、有条件、有能力的中小企业加快传统制造装备的数字化改造;针对中小企业因自身软硬件限制而“不愿转”“不敢转”现象,从外部搭建技术水平高、集成能力强、行业应用广的第三方数字化服务平台,采用“租借+管理”的方式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成本;对于“不会转”的中小企业,积极开发使用便捷、成本低廉的中小企业数字化解决方案以及产品和服务,特别是加快数字化转型的试点项目与经验的复制与推广,形成全企业全场景的数字化规模效应和范围效应。
共享协同对接,助力中小企业实现深度互联互通。考虑到中小企业存在数字基础弱、数据流通差、系统兼容难、场景切入难等诸多阻碍,而中小企业对高经济性、高可用性、高可靠性的数字基础设施支撑的需求日益凸显,鼓励大型企业立足中小企业共性需求,搭建资源和能力共建共享共用平台,在重点领域实现设备共享、产能对接与生产协同,系统赋能和助推牵引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通过共享协同对接,积极利用工业互联网吸引中小企业深度融入大企业供应链与创新链,驱动全要素、全产业链、全价值链实现深度互联,推动生产和服务资源优化配置以及生产体系和服务体系再造。
上云用数赋智,拓展中小企业数字化应用新场景。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可行方向是上云用数赋智。首先,针对不同行业、不同场景的云服务,围绕产业链、供应链、创新链推出集成应用的数字化场景。要借助实时、不间断、全过程数字管控工具,推进中小企业逐步将基础设施、业务系统等云化改造,实现实时的研发、制造、营销、供应链、财务等企业全价值链上云。中小企业数字化场景的潜力巨大,需要不断创新数字技术新模式,通过数据应用推动业务模式变革,培育数字孪生、云制造、众包众创众筹、虚拟仿真等新业态,打造更多的数字化应用新场景。其次,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对丰富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和利用,匹配具体的业务场景。最后,利用数字化技术对新的业务场景进行自主分析、自主学习和自主决策,实现“数据-信息-知识-智慧”的升华。
完善支撑体系,打破中小企业数字化的制度壁垒。在助力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时,应注意完善支撑体系,特别是策应平台建设的方向性和细节性,打破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制度性壁垒。在具体推进中,要注重三大体系的建设和完善:其一,建立中小企业数字化可信服务商、数字化产品与服务的评价标准体系,创建方便数字化服务商注册认证、中小企业对服务商进行测试验证、沟通咨询与信用评估的公共服务平台;其二,建立中小企业融资增信服务体系,通过引入金融机构构建企业信用监测、智能供需匹配、大数据风控等服务体系,提供基于生产运营实时数据的信用评估、信用贷款、融资租赁、质押担保等金融服务;其三,构建为中小企业提供网络和数据安全技术支持服务的安全公共服务体系,降低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安全风险和安全疑虑。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