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智能制造,为企业带来的无限机遇
252
2024-04-11
今年下半年开始,多个省份陆续出台各自碳达峰实施方案,尤其是在近期呈加速落地趋势。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已发布相关实施方案的地区包括北京、上海、天津、广东、江苏、湖南、宁夏、江西、海南、黑龙江、吉林、辽宁、内蒙古等。
21世纪经济报道注意到,多地碳达峰实施方案均将工业领域作为减碳重点,尤其是冶金、建材、化工等细分领域。贵州、安徽等省份更是率先出台本省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涉及能源转型、产业升级、多行业控碳、减碳等核心举措,地方层面的碳达峰碳中和“1+N”政策体系也初具雏形。
各地能源转型目标有差异
今年下半年以来,北京、上海、广东、湖南等13个省份已陆续公布了碳达峰实施方案。相关文件和地方座谈会信息显示,其余省份也在加紧研制各自的碳达峰落地方案,或将在近期陆续公布。
国家气候变化专家委员会委员、国家发改委能源研究所原所长周大地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碳达峰是碳中和的第一步,“十四五”时期是实现碳达峰的关键期、窗口期,本阶段要尽快研究制定各行业、各领域、各地方的具体峰值控制目标,并且控制峰值不能增长过多。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2021年,多地就已率先发布了不同的碳达峰时间,部分地区甚至提出了在2025年之前实现碳达峰或是碳排放下降的目标,而在今年各省级层面的碳达峰实施方案中,碳达峰时间点均以《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的顶层设计为基准,将目标时间设定为2030年或2030年前。
“一些地方、行业、企业执行碳达峰碳中和不尊重实际,存在‘抢头彩’心态,设定目标过高、脱离实际。比如,某些地区在没有协调好能源安全性和经济性的前提下,片面强调零碳方案、打造零碳社区、大搞零碳行动计划。有的地方对高耗能项目搞‘一刀切’式关停。也有一些地方认为碳达峰前要先‘碳冲锋’,可以在2030年前抓紧上一些高耗能、高排放项目,达峰后再考虑碳中和。”赛迪研究院节能与环保所所长赵卫东告诉21世纪经济报道,我国区域和行业发展仍存在较大差距,“双碳”工作应着眼全局从总体上算大账,坚持全国一盘棋,统筹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不同企业发展实际,合理提出碳达峰任务目标,做到有保有压、允许有增有减。
在其他关键指标中,各地则表现出了一定的差异性。以非化石能源消费为例,国家方案中,2030年的“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要达到25%左右,各地设定的2030年非化石能源消费比重则在20%~35%之间。例如,传统工业结构偏重的吉林、宁夏、辽宁、陕西等地将目标比重设为20%,新兴产业较多的广东、福建等地大多在30%以上。占比最大的为海南,提出“力争提高至54%左右”的目标。
周大地表示,由于低碳转型,我国电力消费总量将继续保持上升态势,但现在的新能源发展规模明显过小,没有办法满足电力增量需求,更无法尽快替代火电。本着“先立后破”的原则,应当先要加快非化石能源大规模发展,再逐步替代化石能源。
此外,目前各地虽然提出“合理控制化石能源消费总量”的重点任务,力争通过推进终端能源消费电气化等方式,实现化石能源消费总量逐步下降,但很少设置具体目标,一定程度上响应了2021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的“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的要求。
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院长范铁军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采访时指出,能耗“双控”已实施多年,在优化能源结构、大幅提高能效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随着我国“双碳”目标的提出,对碳排放精准管控提出了更高要求。推动能耗“双控”向碳排放总量和强度“双控”转变,将更加聚焦低碳导向,同时能够有效区分清洁能源和非清洁能源使用。当前我国原材料工业正在由二次能源“利用”阶段走向新旧能源“混用”阶段。在“十四五”这个关键的转型期,在立足以煤为主的基本国情基础上,仍要合理统筹推进化石能源与非化石能源协调互补,依托储能系统桥梁,着力构建多能互补与储能相结合的能源体系。
工业领域减碳是各地规划重点
在各地陆续印发“碳达峰实施方案”的同时,地方层面的“1+N”政策体系开始成型,更多重点领域的相关文件也在出台。
尤其是工业领域,无论是在能耗还是在碳排放总量,占比均超过三分之二,更是成为地方规划的重点。比如,贵州省在起草了《贵州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征求意见稿)之后,又在12月接连发布钢铁行业、有色金属行业、煤化工行业、建材行业等细分领域碳达峰方案的征求意见稿。
此前有业内人士认为,随着节能工作持续推进,钢铁余能余压利用、水泥磨机改造等投资少、效益高、行业见效快的大型节能技术改造已普遍实施,在现有工艺流程条件下节能技术改造带来的降碳潜力和经济效益都在收窄。
事实上,国家节能低碳领域相关技术推广目录中,仍有大量技术推广比例较低,节能降碳技术本身还有较大潜力没有释放出来。在今年前10个月经济数据中,技改投资同比增长10.4%的增速,不仅明显高于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也明显高于制造业投资平均增速,而低碳技改项目就是其中的重点内容。
国家层面的《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中明确提出,将在依法合规、风险可控前提下,利用绿色信贷加快制造业绿色低碳改造,在钢铁、建材、石化化工、有色金属、轻工、纺织、机械、汽车、船舶、电子等行业支持一批低碳技改项目。
以钢铁行业为例,中钢协发布的数据显示,我国基本完成主体改造工程的钢铁产能已近4亿吨,累计完成超低排放改造投资超过1500亿元。2025年之前要完成8亿吨钢铁产能改造工程,还有约4亿吨待实施,按平均吨钢投资360元计,需要新增投资不少于1500亿元。
在推进终端用能电气化方面,传统工业领域也有着较大的发展空间。中电联发布的《中国电气化年度发展报告2021》显示,中国电气化发展总体处于中期中级阶段,我国工业用电占工业终端用能比重与整体电气化率基本一致,约为26.2%,但是黑色、建材、化工、有色四个工业领域重点碳排放行业平均电气化率为17.8%,仅有色行业电气化率高于全国水平,化工、建材、黑色金属电气化率分别为15.9%、16.7%、11.2%。
“新一代信息技术与传统行业融合发展带来能源资源效率提升,正成为节能降碳增效的重要途径。”赵卫东表示,节能和能效提升改造具有明显经济优势,是当前产业结构和能源结构条件下推动实现“双碳”目标的低成本路径,现阶段仍然要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节能工艺改进、节能技术创新。
加快构建绿色制造体系
近日,工信部召开2022年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座谈会,与上海、浙江、湖南、广东、贵州等地方工信部门进行交流,强调要坚持积极稳妥、有计划分步骤推动实施工业领域碳达峰行动,将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愿景贯穿工业生产各方面和全过程,加快发展方式绿色转型。要坚持两手发力,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体系和绿色制造支撑体系,把全面推行绿色制造作为工业和信息化领域“双碳”工作重要抓手,全面提升企业绿色发展能力。
据了解,工信部早在2016年就提出了“开展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把绿色制造体系打造成为制造业绿色转型升级的示范标杆”,并形成了完整的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绿色供应链、绿色企业等建设标准,已成为我国工业绿色转型的重要支撑。
工信部数据显示,截至2021年底,中国已累计建设了2783家绿色工厂、224家绿色工业园区、296家绿色供应链管理示范企业,认定了3159种绿色设计产品。
目前,已印发的《安徽省工业领域碳达峰实施方案》提出,争取到2030年累计创建国家级绿色工厂200户以上,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50个以上,绿色工业园区30个左右。
不过,目前各地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进展不一,部分地区仍存在绿色制造体系覆盖面不足、绿色制造体系建设推进程度较慢、长效推进机制尚待完善等问题。
甘肃省工业经济和信息化研究院近日发文指出,当地节能环保、生物技术和医药、新能源汽车、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仍处于培育期,受限于发展基础、产业布局、上下游产业配套企业等各方面因素,导致目前甘肃绿色产业链存在体量小、核心竞争力不足、配套企业水平参差不齐等问题,严重影响了全省绿色制造体系的建设和提升。需要实行绿色制造政策联动,进一步健全工业绿色低碳发展长效机制,将更多绿色产品纳入政府采购目录,为企业的绿色技术改造和设备更新提供绿色信贷与金融支持。
赵卫东也提醒,目前系统性的绿色制造解决方案较少,仍需着力突破支撑未来产业绿色转型的关键技术。同时,应当通过构建绿色低碳产品开发推广机制,加大能源生产、交通运输、城乡建设等领域绿色低碳产品供给,打造绿色低碳产品供给体系。这样既能够充分发挥工业绿色低碳发展对全社会碳达峰的支撑引领作用,也能够通过持续激发产品市场需求为工业供给侧注入源源不断的发展活力。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