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览!26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概况

网友投稿 639 2024-04-01


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作为制造强国战略五大工程之首——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面向制造业转型升级和培育发展新动能的重大需求,通过聚焦产业薄弱环节,整合各类创新资源,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打通技术开发、转移扩散到商业化应用的创新链条,以此来全面提升制造业竞争力。

速览!26个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概况

2016年以来,工业和信息化部围绕新一代信息技术、机器人等36个重点建设领域,在全国批复认定26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其中两家属于地方共建。

从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建设地域来看,北京、深圳各3家,上海、武汉、青岛各2家,西安、广州、沈阳、株洲、洛阳、苏州、包头、无锡、泰安、蚌埠、合肥、宁波、南昌、成都等各1家。

本文梳理了26家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的概况,以飨读者。

01国家动力电池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面向行业共性需求,采用市场化和政、产、学、研协同创新结合机制,着力建设开放式、协同的新能源汽车动力电池创新生态系统,努力提高动力电池研发水平,推进研究成果转化,为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提供战略支撑,提升动力电池产业竞争力。

02国家增材制造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瞄准重大设备、重要材料、关键工艺、核心软件、核心元器件等前沿共性关键技术,以及创新技术、转化技术、孵化技术,通过多学科交叉创新和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打造完整创新链、产业链,带动整个制造业的转型升级。

03国家印刷及柔性显示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主要面向印刷显示器件与材料创新发展的重大需求,以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供给、转移扩散和首次商业化为目标,建设印刷与柔性显示技术集成与研发公共开放平台,打造印刷显示产业生态聚集圈。

04国家信息光电子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将汇聚行业优势创新资源,围绕高速光芯片、硅光芯片、量子芯片、集成芯片等四个方向,聚焦新一代网络、数据中心光互联、5G等信息光电子应用领域,在高端材料生长、核心芯片工艺、先进封装集成等方面突破关键技术和共性技术瓶颈。

05国家机器人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将着力培育发展机器人整机及关键零部件检验检测能力、机器人核心零部件中试孵化能力、应用示范能力及行业支撑服务能力等,形成集研究开发、成果转化、行业服务、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国家机器人产业协同创新基地。

06国家集成电路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将瞄准集成电路关键共性技术,通过人才培养、成果扩散、行业服务、国际合作,加速实现研发成果向生产力的转换,为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技术升级和下一代集成电路生产线的建设提供技术来源与知识产权保护,同时支持国产高端芯片在国内制造企业生产,进一步提升我国集成电路产业技术水平。

07国家智能传感器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通过建立传感器新材料、新工艺、新器件结构等研发平台、工艺制造平台、测试平台、设计服务平台、工程服务平台,研发新一代传感器的材料、制造工艺、封装、器件集成等方面核心技术,推进关键共性技术的产业化,形成产、学、研、用协同创新机制。

08国家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面向国家战略和支柱行业,聚焦数字化设计、数字化分析、数字化制造等方面关键共性技术,建设数字化设计与制造创新能力平台,为数字制造和智能制造关键领域研发核心工业软件和核心工艺装备,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形成我国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技术的核心竞争力。

09国家轻量化材料成形技术及装备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围绕多类轻量化材料关键零部件“设计-工艺-装备-产品“技术链和产业链,努力聚焦轻量化设计、先进成形工艺、“卡脖子”装备等方向,研发、验证和应用推广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百余项,其定位为面向整个行业解决关键技术问题的研发机构与创新机构,依托行业上下游单位和联盟单位,打造轻量化成形原创技术策源地。

10国家先进轨道交通装备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按照“运营公司+产业联盟”模式进行组建运营,将瞄准轨道交通装备高速、重载、绿色、智能发展趋势的关键共性技术和现代工程技术进行攻关,积极探索模式创新、组织创新、业态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形成一套在行业可复制、可推广的创新模式,并助力加速轨道交通技术成果转化。

11国家农机装备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围绕农机装备关键材料及工艺、核心零部件及元器件、农机装备智能化等领域,建设研发设计平台、中试验证基地、推广应用与成果孵化平台、共性技术服务平台,推进农机装备产业链协同发展。

12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在不断突破行业领域关键共性技术的同时,也加快推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其投资10多亿元建设了占地160多亩的国家智能网联汽车创新中心项目,在为研发创新提供物理空间的同时,也将建成面向行业领域的服务平台。同时,该创新中心还将成立专业的技术服务平台公司,以企业化运营的方式向行业提供专业技术服务,减少低效重复研发,推进中国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创新发展。

13国家先进功能纤维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围绕功能纤维新材料、高端用纤维材料及纺织品、前沿纤维新材料等方向,建立起以“重点实验室”“中试基地”“国家级纺织品检测中心”等为支撑的技术创新供给体系;同时,瞄准先进功能纤维与信息、机械、生物等学科领域,进行技术突破与交叉融合,开展了一系列能力建设,探索搭建以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的融合创新体系。

14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将围绕稀土磁性、发光、催化、合金等功能材料产业和稀土二次资源回收利用等领域,重点攻克高端稀土功能材料设计、加工、制造一体化技术,稀土新材料批量化制备关键技术,前沿稀土新材料开发及应用技术等,打造集关键共性技术研发、中试孵化、测试验证和成果转移转化为一体的新型创新平台。

15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围绕与医疗健康密切相关的预防、诊断、治疗、康复领域的高端医疗设备的重大需求,聚焦高端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和生命体征监测、先进治疗、植介入器械、康复与健康信息等重点方向,致力突破行业发展的共性核心关键技术,完成技术开发、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应用各个环节,打造贯穿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生态系统。

16国家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将充分发挥前期在先进封装和系统集成领域的技术积累,围绕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结构调整和创新发展需求,通过集聚产业链上下游资源,构建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突破集成电路特色工艺及封装测试领域关键共性技术,建设行业共性技术研发平台和人才培养基地,推动我国集成电路产业的创新发展。

17国家先进印染技术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采用“公司+联盟”模式运行,将围绕高品质印染产品设计开发、节能减排印染新技术、数字化智能化印染装备及制造系统等重点方向,建设公共研究开发平台、中试验证及技术孵化基地等,打造新型创新载体,提升技术水平和产品竞争力,支撑印染行业绿色创新发展。

18国家5G中高频器件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紧扣5G和未来通信中高频核心器件设计、制造、测试和应用等各环节关键技术,聚焦新型半导体材料及工艺、5G中高频核心器件、面向射频前端的硅基毫米波集成芯片等三大研发方向,搭建硅基GaN射频和毫米波的量产技术研发中试平台,为产业链的器件企业提供技术成果从中试到量产的共性技术开发和验证的公共技术服务。

19国家玻璃新材料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将重点围绕信息显示玻璃、新能源玻璃、节能环保玻璃、特种玻璃等方向,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测试验证、中试孵化及行业公共服务等创新能力建设,助推我国玻璃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

20国家高端智能化家用电器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将聚焦家用电器高端化、智能化、场景化的发展方向,重点在本体技术、智能技术、安全技术、场景技术等领域突破一批关键共性技术,提升我国高端智能化家电行业技术创新水平和产品竞争力。

21国家智能语音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采用“公司+联盟”的形式组建,围绕制造业发展重大需求,开展关键共性技术研究,致力于打造高水平有特色的国家制造业智能语音共性技术研发和公共服务平台,成为中国智能语音产业关键共性技术的供给源头,实现语音与制造深度共融。

22国家地方共建硅基混合集成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主要围绕国内硅基混合集成行业创新发展和关键共性技术需求,通过汇聚我国硅基混合集成领域的骨干企业和科研力量,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产学研相结合的创新体系,开展硅基光电子芯片工艺技术、三维集成工艺技术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23国家地方共建现代中药创新中心

该中心围绕现代中药及大健康产业关键共性技术问题,深入开展组分中药新药创制、中药绿色智能制造、中药制药品质提升、生物新技术研发、经典名方研究开发、中药国际化等方面技术创新研发,致力于成为中药现代化、国际化的推动者和引领者。

24国家超高清视频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面向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重大需求,围绕前端采集、内容制作、编解码、网络传输和行业应用,提升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技术应用推广、行业公共服务等能力,助推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创新发展。

25国家虚拟现实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聚焦制约我国虚拟现实产业发展的关键共性技术难题,建设关键共性技术研发、测试验证、检测、技术服务、人才培养和国际合作等平台,逐步构建覆盖虚拟现实全产业链的产业创新生态,推动我国虚拟现实产业高质量发展。

26国家石墨烯创新中心

该创新中心面向石墨烯产业发展的薄弱环节,围绕石墨烯材料规模化制备、石墨烯材料产业化应用和石墨烯行业质量提升等研发方向,开展关键共性技术攻关,支撑打造贯穿石墨烯领域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和价值链的创新体系,助推我国石墨烯产业创新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以数赋智,工业大数据的发展呈现出哪些趋势?
下一篇:工控行业深度报告:行业拐点将至,国产品牌加速崛起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