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智能制造,为企业带来的无限机遇
186
2024-03-20
10月21日,2023中国工业企业创新大会暨第四届现代工业企业创新成果名单发布仪式在湖南长沙举行。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出席并作了《工业企业在推进新型工业化中创新立业》的主题演讲。
在谈到工业企业在新时代、新征程中“守正创新”的责任和担当时,李毅中指出,工业化要靠创新驱动 ,充分发展基础研究、应用研究,重视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催生新生产力。
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
李毅中指出,工业化是现代化的前提和基础。从建国初期的“一化三改”到实现“四个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中央、国务院确立了工业化的发展方针,历经千辛万苦奠定了工业化的基本框架。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走新型工业化道路的重大战略,作出“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的论断,“两化”同步协调发展是重大的理论创新。十六大给出了“技术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定义,经过多年实践,我们战胜了诸多艰难险阻,积累了宝贵经验。
党的十八大以来,*总书记就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作出一系列创新性论述,强调“坚持把发展经济的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推进新型工业化”“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工程”“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
近日全国新型工业化推进大会召开,*总书记作出重要指示指出,新时代新征程,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实现新型工业化是关键任务。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统筹发展和安全,深刻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基本规律,积极主动适应和引领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穿新型工业化全过程,把建设制造强国同发展数字经济、产业信息化等有机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强大物质技术基础。
李毅中强调,学习领会*总书记就推进新型工业化的重要指示,加深了丰富了我们对“新型工业化”的认知:
一是世界大变局带来严峻挑战。各国都在调整产业结构,国际产业链供应链受挫重构,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提高综合国力的重要性、紧迫性,激发工业“由大变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是强化和发展工业化和信息化深度融合。数字经济已成世界潮流,两化融合是新型工业化的时代特征和内生动力,从两化融合到互联网应用,再到数字经济、数字中国,成为国家战略。
三是“四化”协调发展,同步实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和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党的二十大强调,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为新型工业化赋予了新使命、新水准。
四是新型工业化完整、准确、全面贯彻了新发展理念。统筹协调各领域、各行业和区域产业布局,优势互补、差异发展。推进“双碳”目标,实施“质量、动力、效率”变革,以人民为中心,实现高质量发展。
五是新型工业化要在构建发展新格局中推进。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实力、韧性和安全水平。扩大开放合作、应对外部挑战,建立完善国内统一大市场,确保经济循环畅通。
工业企业要在贯彻落实国家重大战略中努力创新、建功立业
李毅中认为,在国际国内经济复杂变化的新形势下,工业企业尤其要重视产业链供应链、数字经济、碳达峰碳中和这三个国家战略的贯彻执行。
第一,要着力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的实力、韧性和安全。首先当务之急是要补链、强链、固链,要对工业各行业认真梳理,开展专项攻关和协调攻关,打通“双链”中的堵点和被“卡脖子”的痛点,实现自主可控。同时,要推进产业链数字化转型,培育一批协同效应好、辐射能力强的数字化示范园区。在此基础上,推进园区单元协同紧密化、公用设施绿色化、数字基础设施系统化、外部联系网络化等,改造提升为智慧园区、零碳园区。要充分发挥产业链龙头企业作为“链主”的领导和整合作用,将自身数字化转型的成功经验上升为服务平台,开放生产要素,搭建产业链创新生态,带动中小企业迈向专精特新,融入产业链融通发展。要积极培育一批系统解决方案供应商和网络运营服务商。
第二,发展数字经济,企业要主动适应、创新应用、深刻变革。在完成第一轮重大科技专项的基础上,继续攻关薄弱环节。要进一步优化集成电路产业结构,加强制造环节。“新基建”以数字基础设施为核心,发展5G网络、数据中心、计算中心、工业互联网等。
产业数字化方面,我国已经在电子商务、远程医疗、线上教育、智慧交通、数字金融等消费服务领域取得成功,一些互联网公司及时转向“互联网下半场”——工业制造业。工业制造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取得显著成效,创新了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新模式。要进一步把产业数字化做深做实,应用人工智能创造更多应用场景,深入到生产制造核心部位,促进企业降本、增产、提效。
第三,实现“双碳”目标源头在能源,关键在工业。电力、煤炭、石油、钢铁、建材、汽车、石化、化工等行业和道路运输是实现“双碳”的重点,已经努力做出了成效。实现“双碳”还有很多技术问题需要加快创新研发、产业化应用。一方面,如智能电网、电化学储能、光热发电、绿氢的制、储、输、用以及CO2的捕捉封存利用(CCUS)等正在应用。另一方面,有些前沿技术尚在研发,如低碳、零碳新材料、高效率太阳能电池、可控核聚变、零碳工艺、二氧化碳原料化,以及森林、草原、海洋生态碳汇等。
坚持“守正创新”,工业企业要培育形成特色“创新文化”
“守正创新”是二十大报告提出的六个“必须坚持”之一。“守正”是创新的前提、基础和保障,只有守正才能恪守正道、固本强基,按客观规律办事。“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创新才能把握时代、与时俱进、推陈出新,产生新动力。李毅中认为,贯彻“守正创新”原则,要建立完善企业创新文化,从创新活动中所创造和形成的物质财富、精神风貌和生态氛围综合提炼出各具特色的企业创新文化,为企业文化增加新内容。
李毅中对工业企业培育创新文化提出五条建议:
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工业企业要在推进新型工业化、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创新实践中牢牢把握贯彻执行。
处理好继承传承和改革创新。继承发扬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优秀文化和人类历史的创新成果,学习借鉴先进国家的工业化、信息化经验,去粗取精、博采众长、立足国情、为我所用。
坚守科学态度、实事求是。守正不是墨守成规,而是守住本源,筑牢根基;创新不是凭空幻想、随心所欲,要尊重遵守经济规律、自然规律。企业创新要勇于实践、坚持不懈,积极主动,要执着追索、力戒浮躁,空谈误事、实干兴业。
构建有利于创新发展的人文环境。鼓励创新,培养激励创新领头人和骨干队伍。建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以及企业内部决策层、管理层、执行层相结合的创新体制。营造鼓励“冒尖”、敢为人先,宽容试错、宽容失败的创新氛围。
倡导守法诚信的职业操守。工业企业有优良的传统,在数字经济新时代,企业及个人诚信守法更显重要。要防止和杜绝各类不良行为和违规违法现象。严格执行知识产权保护法、专利法、商标法、著作权法等法律法规,建立社会诚信体系,实施社会监督,共同建立有利于创新的良好生态。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