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工业化再加速|加速数实深度融合助力新型工业化

网友投稿 282 2024-03-16


随着数字化时代的到来,信息通信技术(ICT)产业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最具活力和潜力的行业之一。ICT是当今世界发展速度最快、覆盖范围最广、渗透性最强、应用最广泛的一个高新技术领域,同时也是推动全球信息通信业发展的主要驱动力量。中国政府高度重视ICT产业的发展,积极推行“互联网+”行动计划,加强网络信息化、移动通信等领域的投资力度,推动数字经济得到了快速发展。

新型工业化再加速|加速数实深度融合助力新型工业化

12月22日,2024中国信通院ICT深度观察报告会主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会议主题为“创新引领、数智赋能,信息通信业助力新型工业化”。工业和信息化部党组成员、副部长张云明出席报告会并致辞,中国信通院院长余晓晖主持开幕式。会议期间,多位专家围绕数实融合助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信息通信技术助推新型工业化、“5G+工业互联网”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等方面话题接受了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

加速数实融合

“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是一项复杂系统工程,其发展历程需要遵循‘筑基-试点-推广-变革’的客观规律。当前,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正迈入‘规模提升’的新阶段。基于前一阶段充分的试点探索,该阶段制造变革的应用模式已经较为成熟,也拥有一批功能和性能都经过实践验证的成熟技术产品,具备了向全行业进行推广的条件。”中国信通院信息化与工业化融合研究所副主任刘棣斐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

刘棣斐表示,我国制造业数字化转型的规模化推广成为关键,是提升制造业整体效益、实现产业体系全面升级的核心任务。

在转型成效方面:数字基础设施支撑能力持续增强;助力企业提质降本增效作用明显;带动一批关键技术实现“换道超车”;形成产业发展新动能。工业智能工业大数据、工业软件、工业安全等领域累计创业企业3000家,部分企业年收入超10亿元。

“但我国制造业在数字化转型过程中仍面临重大挑战:规模化应用的基础还比较薄弱。供给支撑难以满足规模化应用需求;数据要素价值尚未得到充分释放;资金、人才等资源保障还需加强。”刘棣斐强调。

如何通过制造业数字化转型来推进新型工业化?刘棣斐表示,在新一轮工业革命中,数字技术作为核心驱动力,创造了一个全数字、高联通、强智能的新型制造体系,为我国实现工业由大到强提供了新的路径。

“要运用数字技术赋能生产制造全过程,提升全要素生产率。”刘棣斐表示,在研发环节,基于数据的研发方式能够对传统物理试错方法形成有效补充,大幅缩短新技术产品从研发、小试、中试到量产的周期,降低研发成本。在制造环节,通过智能产线、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优化提升整个制造系统的生产效率。在服务环节,运用数据价值挖掘引发产业服务模式与商业模式的创新变革,创造新的价值增长点。

此外,刘棣斐表示,要构建现代化产业链供应链体系,提升韧性安全水平。助力制造企业节能降耗减碳,实现绿色发展。

对此,中国信通院副总工程师史德年也表示,新工业革命有两个最大的技术变量,一个是数字化,另外一个就是绿色化,绿色化是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必然选择。

“以绿色化作为新型工业化的生态底色,将从根本上破解资源环境的约束瓶颈,从源头推动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真正实现工业高质量发展。”史德年表示,绿色化将带动出口、投资、消费三驾马车出现新增长曲线;带动工业向价值链高端迈进;加速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向新质生产力转化;提升国际竞争力与国际地位。

变革创新注入强大动力

信息通信技术是新工业革命中最大的技术变量。每一次信息通信技术迭代升级,对工业化的支撑作用也阶梯跃升。

“过去,信息通信技术只是在局部优化提升工业效率。到2022年,工业数字化渗透率为24%,低于德国、美国等发达国家水平。如今,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不仅可以通过数据驱动在全局层面实现深度优化,最大化提升效率,而且可以推动业务变革,创造新价值和新商业模式,从而助力破解更多工业化难题,推动工业朝着效率更高、动力更强、结构更优的方向发展,成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的核心支撑。”中国信通院政策与经济研究所副所长肖荣美表示。

肖荣美表示,从宏观全局看,信息通信业是新型工业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到2022年,ICT产业增加值已达到9.2万亿元,占GDP的比重达到7.6%,对GDP增长的贡献达到10.8%。自身的高质量发展,能够引领、带动新型工业化多项任务目标实现。同时,信息通信业具有强大赋能效应,通过变革创新范式、开辟传统产业升级新路径、赋能工业绿色发展等方式,提供解决新型工业化众多难题的有效破解之道。

“总体看,信息通信业在赋能产业科技创新发挥了创新引领作用,为新型工业化提供了强大动力。”肖荣美表示,具体可以从两方面认识:

从信息通信业自身看,一方面,它是产业科技创新的主战场。2003-2022年,我国领军企业ICT研发投入规模扩大了4.6倍,ICT制造业研发经费投入规模位列工业各行业之首,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发展专利占比42%。另一方面,我国信息通信领域实现持续性突破,部分领域全球领先,技术产业实力显著提升。我国5G标准必要专利声明数量占全球总量的42%,居全球首位。中国独角兽企业达316家,其中ICT领域企业占比超6成。加快信息通信技术创新突破,扩大国际领先优势,是推动产业科技创新的关键任务。

从信息通信业赋能看,信息通信业可以带动其他产业创新突破。信息技术可以带动芯片、工业软件、自动化等领域基础性、通用性技术创新,从而重塑产业创新体系。

“信息通信业贯穿在新型工业化各项任务之中,发挥着引领创新、支撑发展、赋能转型、保障安全等关键作用,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前景广阔。”肖荣美表示。

融合加速助力产业发展

记者从工业和信息化部获悉,我国5G基站已达318.9万个,工业互联网产业规模突破1.2万亿元,“5G+工业互联网”项目超过8000个,已覆盖全部工业大类。

低时延、高可靠、广覆盖,5G为智能制造提供泛在互联,连接人、机器、车间等各主体,贯穿设计、研发、生产、管理等各环节;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工业互联网作为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的关键技术底座,是加快新型工业化进程的有力抓手。

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技术与标准研究所副所长汤立波在接受中国工业报记者采访时表示,“5G+工业互联网”已覆盖41个国民经济大类,已实现工业行业大类全覆盖,并向水利、轨道交通等其他国民经济重点行业加速延伸。应用探索规模扩大。典型场景逐步由外围辅助环节深入到核心生产环节。融合应用先导区建设将在一定区域范围内,加强产业链协同,推动“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此外,供给能力需求更强。5G通用模组进一步提量降价,定制化能力增强,内置模组的5G工业融合设备、轻量化核心网和解决方案解决当前刚需,适配规模化发展的“5G+工业互联网”产业链正在加速锻造。

据了解,“5G+工业互联网”融合应用先导区是发挥“5G+工业互联网”新技术、新设施、新场景、新模式、新业态优势,紧密服务地方产业智能化、绿色化、融合化发展,具有全国、区域示范效应的产业集群。

汤立波介绍,先导区的建设,进一步激发各类市场主体创新活力,充分释放“5G+工业互联网”叠加倍增效应,加快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先导区示范能力的输出,将形成生态聚集效应,辐射带动周边、示范引领全国,推动“5G+工业互联网”规模化发展。

从产业发展角度,依托先导区,开展先行先试,探索解决技术产业发展过程中建网用网、商业模式、业务资质、频谱管理、生态维护等现实问题。

从地方政府角度,以先导区为抓手,集中资源,巩固优势产业、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布局未来产业,推动“5G+工业互联网”应用示范引领和规模推广。

汤立波表示,目前,我国“5G+工业互联网”进入规模化发展起步阶段,未来随着步伐的加快还有很多工作需要开展,会面向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应用生态不断升级完善,从而为加速数字中国、智慧社会建设、加速中国新型工业化进程贡献力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智能制造关键技术,提升未来工业发展的重要一步
下一篇:国家统计局:1—11月份工业企业利润加快恢复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