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AP智能制造,为企业带来的无限机遇
258
2024-03-15
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基础, 是城市群增强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支撑。作为我国经济增长的关键载体,中国东部三大城市群——长三角、珠三角与京津冀在突破制造业发展困境中担当重任。
近日,北京工业大学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共同发布《京津冀蓝皮书:京津冀制造业发展报告(2023)》(下称“报告”)。报告对比分析了东部这三大城市群制造业的发展规模、趋势。
“十四五”规划提出,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培育世界级先进制造业集群。东部三大城市群纷纷优化制造业空间布局、推动制造业转型升级。京津冀形成了以北京、天津为引领的制造业发展格局;长三角形成了以上海、宁波、温州、苏州为引领的多中心制造业发展格局;珠三角形成了以深圳和东莞为引领的制造业发展格局。
“2010~2022年长三角地区工业增加值占比始终保持在20%以上,京津冀地区工业增加值占比由7.84%下降至6.25%,制造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快速下降,以工业为主的实体经济部门动力不足致使京津冀三地经济增长动力明显弱化。”报告称。
报告显示,三大城市群制造业对劳动力的吸纳能力呈下降态势。从制造业从业人数来看,2013~2021年,长三角和珠三角制造业从业人数始终高于京津冀。2021年长三角、珠三角制造业从业人数分别为866. 42 万人、762. 29 万人,均远高于京津冀(193. 73 万人)。
从核心城市看,与上海、深圳相比,北京、天津制造业优势不强。2021年北京和天津制造业从业人员数之和为111. 63 万人,远低于深圳(196. 52 万)、上海(126. 33 万);从腹地城市看,2021 年长三角和珠三角腹地城市制造业从业人数均值分别为18.27万和33.17万,远高于京津冀腹地城市均值(6.63万)。
从制造业在营企业数看,2013~2021年, 长三角制造业在营企业数始终高于京津冀、珠三角。2021 年长三角制造业在营企业数为139.49万户,是珠三角(73.99万户) 的1.89倍,是京津冀(42.76万户)的3.26倍。
从行业看,三大城市群劳动力均出现从制造业逐渐流向生产性服务业的趋势。2013~2021年制造业从业人员占年末从业人员的比重呈下降趋势,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比呈上升趋势。
第一财经根据报告列出的数据推算,2013年,在三大城市群中,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比高于制造业的,只有京津冀(分别为31.12%和22.05%);但到了2021年,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比也高于制造业(分别为29.34%与28.33%),京津冀这两个数据的差值已经超过11个百分点。“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良好耦合对实现城市群高质量发展至关重要,生产性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比远高于制造业是京津冀制造业能级不高的重要原因。”报告称。
从三大城市群制造业分布情况,报告数据显示,核心城市制造业增速放缓,与腹地城市间的规模差距呈缩小态势。2021 年, 京津冀腹地城市制造业在营企业数增速为7. 83%,高于核心城市的0. 66%;长三角腹地城市制造业在营企业数增速为6. 10%, 高于核心城市的1. 54%、次级核心城市的4. 12%;珠三角腹地城市制造业在营企业数增速为8. 61%,高于核心城市的3. 19%。
随着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 部分制造业企业外迁至津冀两地。2015~2021年北京制造业在营企业数增速均为负值, 2020 年北京制造业在营企业数增速达7年来的最低值-7. 43%,津冀两地制造业在营企业数始终保持正向增速,且河北制造业在营企业数增速远高于京津两地。
在创新能力方面,珠三角制造业企业远高于京津冀和长三角。2013~2021年,珠三角平均每家制造业企业拥有的授权发明专利数均高于长三角和京津冀。珠三角核心城市和腹地城市的创新能力较强,是珠三角城市间开展制造业技术交流与合作的重要保障。
从产业结构看,在2021年高技术制造业在营企业数排名前十的城市中,深圳、东莞位居前二,分别为51108 户、20822 户,远超三大城市群其他城市。
从制造业专业化优势看,京津冀较为明显。2021 年京津冀制造业优势行业有19 个, 长三角14 个,珠三角13 个。此外,京津冀原材料与资源加工制造业的专业化优势显著。
“城市群制造业协同发展特征主要体现在核心城市与腹地城市制造业的互动关系上,产业转移是实现产业协同发展的重要方式,核心城市与腹地城市通过产业转移,优化制造业空间布局,提高城市群制造业发展能级。”报告称。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