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主机厂们又盯上了动力电池,车企都怎么造电池

网友投稿 289 2023-12-14


自主电池公司首款核心产品为自主磷酸铁锂电芯,在整包体积利用率和体积能量密度方面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使用该电芯产品能使整包安全性极大提升,同时降低了电池包零部件数量,大幅降低成本  根据规划,自主电池公司将在今年底开工建设,至2025年建成26.8GWh量产线,可覆盖纯电及混动车型市场需求。

新能源主机厂们又盯上了动力电池,车企都怎么造电池

前期以配套埃安及广汽集团内企业为主,稳步提升电池市场份额今后,将积极拓展外部市场,开展市场化运作  巨湾技研电池生产基地项目将新建电芯生产车间、PACK车间、研发试验中心、试制车间、电池安全实验室等,生产涵盖XFC(eXtreme Fast Charging)极速充电动力电池等先进储能器件的电芯、模组以及PACK系统等产品。

  近日,蔚来汽车“买矿”的消息,引发行业热议  “十一”假期前,蔚来汽车全资子公司Blue Northstar Limited与澳大利亚矿产勘探和开发公司绿翼资源达成战略融资交易,共同推进其阿根廷卡塔马卡省圣豪尔赫San Jorge盐湖锂项目的勘探计划。

  而在此之前的今年5月,蔚来表示拟投资2.19亿元,要建从事锂离子电芯和电池包研发的31个研发实验室,以及1条锂离子电芯试制线和1条电池包pack线  无独有偶,广汽也瞄上了自研电池与蔚来的两亿“小钱”相比,广汽可谓豪掷千金,设立绿擎电池公司,项目总投资109亿元。

同时参股公司广州巨湾技研有限公司将投建电池生产基地,量产极速充电动力电池的电芯、模组以及PACK系统,项目总投资36.9亿元  再加上天工电池,魔方电池、弹匣电池、大禹电池,越来越多的车企,纷纷将手伸向了电池。

  对此,行业人士不无担忧,从动机、可行性、收益等多方面分析来看,车企自研自产电池或将只能是一场梦  2022年,国内的汽车行业掀起了一波造电池的浪潮新能源车企本该与动力电池企业携手共进,但现在双方的关系变得微妙起来,新能源车企们开始涉足动力电池市场。

  一部分车企在规划动力电池的自研  8月底,广汽集团一天内接连通过两项董事会决议,先是投资109亿元搞自主电池的研发,接着拿出36.9亿元,让参股公司广州巨湾建设生产基地  在今年更早些时候,蔚来还拿出2.185亿元,准备在上海嘉定建设31个电池研发实验室、1条锂离子电芯试制线、一条电池包pack线。

  还有一部分车企,选择通过合资、入股的形式,用钱砸出一个“自己人”  今年2月,一向以抠门著称的理想,拿出4亿入股欣旺达;8月,本田和LG能源宣布在美合建电池工厂;9月,江淮汽车与弗迪电池、浙储能源、安徽安凯达成合作,总投资10亿打造合资电池公司。

  这些举动释放出很明显的信号,新能源车企们不再满足于简单的供应商关系,开始试图掌握更多话语权  但问题是,车卖得好好的,新能源主机厂怎么会想到来抢动力电池的生意呢?  车企都怎么造电池?  汽车行业在过去百年的发展中,已经初步形成了一个共识——没有任何一家车企可以独立研发制造所有的零部件和系统,车企们也都习惯了从各级供应商手中直接拿方案拿产品的合作模式。

  但在动力电池这件事上,不少主机厂们正试图跳过层层供应商,将电池攥在自己手中  此前,也有不少车企组建过自己的动力电池团队,比如本身就是造电池起家的比亚迪,打造蜂巢能源(前身为长城动力电池事业部)的长城汽车等。

不过,这些企业只是少数,而且涉足电池市场已经是十多年前的事情了  当前这一轮造电池浪潮的急先锋,是车圈网红特斯拉  据《晚点Auto》报道,蔚来汽车正在自研磷酸锰铁锂和4680电池技术,并计划量产这两种电池,给蔚来以及子品牌阿尔卑斯使用。

特斯拉4680电池装车后,有效提高了车辆续航,而且车体强度也比以前更好,深受消费者喜爱  据小雷了解,蔚来早就有做自研电池的准备了今年6月份,蔚来CEO李斌在第一季度财报电话会议中表示,蔚来已经组建了超过400人的电池相关团队,将在2024年推出800V高压平台电池包。

有相关人士透露,所谓的800V高压电池包,就是4680电池,按照计划将会搭载到基于第三代NT3平台打造的电动车上  传说中的4680电池,其实就是直径46mm,高80mm的圆柱电池,目前主要是特斯拉在使用,部分在得州工厂生产的Model Y也搭载了这种电池技术。

相比于2170电池,4680的电芯容量提升了5倍,充电功率提高了6倍,输出功率、续航里程等方面也是完全超越2170,而且每千瓦时的成本还降低了14%左右  另一方面,4680电池采用的是CTC的封装方案,直接将电池与汽车底盘结合,省去了各种电池外壳等材料,这样既可以提升汽车动力电池的能量密度,还可以做到减重的效果。

  正所谓有好必然有坏,4680其实不是什么完美的存在,由于电池集成在汽车底盘上,一旦发生碰撞,或者电池需要更换的时候,都不可以直接将电池组拆下,难度倍增,成本估计也会上升不少此外,磷酸锰铁锂的开发难度也不小,理念虽好,但距离量产还有很长的距离。

  车企自研电池的“如意算盘”  毋庸置疑,电池是新能源汽车最重要的零部件,占到了一辆车成本的40%左右,电池的性能例如续航里程以及电池品牌等,已经成为了消费者买车的重要决策因素自研、自产、自供,降低电池成本,甚至最后独立上市打出品牌赚一笔,是许多车企的“如意算盘”。

  事实上,许多知名企业早就已经打着这样的“如意算盘”,撞了南墙并回了头电动汽车的元老日产汽车,2018年就将旗下动力电池企业AESC卖给了远景集团,日产给出的理由是,希望从第三方购买低成本、高性能的锂电池。

话外之音,AESC 并没有办法降低成本  难道是因为日产汽车卖的不好?其实不然在2015年,日产聆风全球销售就突破了20万辆,可当时特斯拉Model S的销量只有不到10万辆再来看看国产车销量,直到2020年下半年,新能源私家车的市场才被真正打开,截至2022年1月,蔚来一共交付了17.7万辆,广汽埃安2021年交付了12万辆。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中国传动网]的所有文字、图片、音视和视频文件,版权均为中国传动网(www.chuandong.com)独家所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网络用户投稿,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不拥有其著作权,亦不承担相应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站中有涉嫌抄袭或描述失实的内容,请联系我们jiasou666@gmail.com 处理,核实后本网站将在24小时内删除侵权内容。

上一篇:新能源下一代动力锂电池何时到来
下一篇:新能源时代,电机为何无法成为发动机般的存在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暂时没有评论,来抢沙发吧~